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安军

云安军

北宋开宝六年(973)置,治所在云安县(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南宋末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复置,属夔州路。二十年(1283)升为云阳州。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置。治云安县(今重庆云阳县东北云阳镇)。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云阳县地。南宋末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二十年升为云阳州。


猜你喜欢

  • 砀陂

    又名砀水。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水经·获水注》: “ (砀) 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散流,为零水、瀼水、清水也,积而成潭,谓之砀水。” 《清一统志·徐州府一》: 砀水 “在砀山县南。亦名谷水”

  • 金口站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长江东岸之金口镇。元置。水站。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西金口。明废。

  • 丰利郡

    西魏改南上洛郡置,治所在丰利县(今陕西白河县南)。北周废。西魏改南上洛郡置,治丰利县(今陕西白河县南)。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白河、平利二县地。北周废。

  • 写凤州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帆延国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巴米安)。8世纪中废。

  • 提奚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北道瑞兴东南、开城西北一带。三国属带方郡。西晋后废。

  • 靺鞨

    古为肃慎。北魏为勿吉。隋唐称为靺鞨。分布在今吉林长白山以北,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海。《隋书·东夷传·靺鞨》: 凡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而黑水部尤为劲健”。

  • 挖黑司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 罗西噶尔城

    即协嘎尔。今西藏定日县驻地。《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罗西噶尔城 “在日喀则城西南五百四十里”。又作协噶尔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定日县。

  • 大慈镇

    亦作大墅镇。即今江苏昆山市南大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昆山县南有“大慈”。1966年改为大市。

  • 安城郡

    ①又作安成郡。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分豫章、庐陵、长沙等郡置,治所在平都县(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带,后徙今安福县)。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和永新、安福等县地。隋开皇九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