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
即今四川乡城县。清置乡城土百户。“乡城”,藏语意为“手上的珠子”或“串珠”。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流,置定乡县。
即今四川乡城县。清置乡城土百户。“乡城”,藏语意为“手上的珠子”或“串珠”。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流,置定乡县。
中国之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莘口镇。民国 《沙县志》 卷2: 二十三都有 “莘口,亦名杉口”。
一名刘家庙。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东北江岸区。清末京汉铁路经此,设江岸车站并与水运衔接。遂改名江岸。1922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于此。
又作洋卓云错海。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程站》: 曲水至白地,由甘坝山 “下山,沿洋卓雍错海岸纡折而行,柴草稀少,沙路平坦,五十里至白地”。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银钗岭在 “县东二十五里,接广昌县界。西旁高山,卓峙如立钗然”,故名。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蕺山戒珠寺前。《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墨池 “在戒珠寺。本晋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别业也。门外有二池,曰墨池,曰鹅池”。
在今安徽和县西南、含山县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铜城堰 “在历阳县西南六十里,分属历阳、含山两县。周回几一百里,散注田三千顷,皆膏腴,赋入当本州十之三”。
又名长沙港。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宋史·文天祥传》:元至元十五年(1278) 三月,天祥“进屯丽江铺”。《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图经》:县南百里有丽江,合龙津、蛟溪诸水,东流入海,名丽江浦,即
西魏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北。北周天和四年(569)属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县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姚安军民府: 金龟井 “在府西十里。水甚清冽,土人皆汲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