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会县

乐会县

唐显庆五年(660)置,属琼州。治所在黎黑村(又称南管村,即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乾封后废。贞元五年(789)复置,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迁治调濑村(在今琼海市东福田镇凤头管区新潮村)。明属琼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琼崖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9年撤销,与琼东县合并为琼海县。


古旧县名。唐显庆五年(660年)置,治今海南省琼海市会同旧县东。属琼州。乾封后废。贞元五年(789年)复置。北宋迁治今琼海市东南。北宋末属万安军。南宋绍兴初还属琼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迁治今琼海市东北滨海处,大德六年(1302年)始移治今琼海市东南乐城,属乾宁安抚司。明、清属琼州府。1959年与万宁、琼东二县合并,改置琼海县,治嘉积镇。


猜你喜欢

  • 虖池

    即滹沱河古称。其下游屡有变迁,南至今滏阳河,北至大清河,两河间南北摆动。时而合流,时而分成数股南北同时分流。今下游河道为晚清以后逐渐形成。《周礼·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即今山西、河北

  • 河池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凤州置,治所在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凤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

  • 左南乡郡

    北魏置,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名秀山郡。

  • 驮鼋溪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驮鼋溪“发源都结州,流经县西岜空山,又东合大江”。

  • 眭城渡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十里,路通咸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泾水渡有 “眭城渡”。

  • 兴安岭

    ①又作兴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置中东铁路站名,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兴安岭村。②广义的指今大兴安岭(亦名西兴安岭)、小兴安岭(亦名东兴安岭),合称内兴安岭,在今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外

  • 紫石驿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紫石驿在 “州东六十里。陆道所经。今革”。

  • 拔延山

    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北与乐都县交界之拉鸡山。《隋书·炀帝纪》: 大业五年 (609),“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千里”。校勘记引 《礼仪志三》 作 “诏虞部置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明代改

  • 屋岭水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六十里。《清 一统志·郴州一》: 屋岭水 “源出屋岭山,下流合广东韶州府仁化县大江。又一支西北流,入耒水”。

  • 清杨铁路

    从江苏清江浦 (今淮阴市) 西至杨庄。长17.3公里。清宣统元年 (1909) 动工修建,1911年建成。次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