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邛崃县。 《集韵》: “, 乡名。 在临邛。”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乐乐溪,为秀姑峦溪西源。《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大港上源曰打马㩜溪,出秀姑峦山,东流经治北……经奇密社北,入于海。”
①即今广东惠东、惠阳二县市境之西枝江。《舆地纪胜》卷99惠州:西江“发源于九龙山南,二百里抵郡城会龙江,入番禺”。《方舆纪要》卷103归善县:西江“在府东南。源出九龙山,西流与群川水合,至府城东,受西
在今河南桐柏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51桐柏县: 高老山 “一名栲栳山。一名高乐山,皆高老之讹也。峰峦峻起,高出群山”。
①建置无考。北周属九陇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境。隋开皇初废入九陇县。②唐天宝元年 (742) 分南陵及秋浦、泾县置,属宣城郡 (后改宣州)。治所即今安徽青阳县。《元和志》 卷28青阳县: 以 “在青
即圃田泽。又名梁囿、原圃、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先秦重要泽薮之一。《元和志》 卷4郑州中牟县: 圃田泽 “一名原圃,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宋以后渐堙废。即
北魏世祖时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为五城县。古县名。北魏世祖时置,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属五城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五城县。
①原名向。战国改名高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史记·范睢列传》: “秦昭王之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 《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东南流至沅陵县入酉水。《水经·沅水注》: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溪、 无溪、 酉溪、 辰溪其一焉。” 光绪 《湖南通志》 卷24谓即明
五代南汉置,为常乐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北宋属廉州。元属廉州路。明属廉州府,成化八年(1472)废入合浦县。古县名。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石康。属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