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坝镇

中坝镇

即今四川江油市。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巡司。商贾辐辏,为药材集散地。1951年迁江油县治此。


(1)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坝圩,人口1570。因驻地在中坝盆地中央,故名。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二区。1958年置中坝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地处梅江、东江间山地丘陵区,中间是小盆地。主产稻、木材、茶叶、柑橘。麓子嶂细叶绿茶著名。有钽铌、铅、锌、钨、铜、水晶等矿。有木器、加工、陶瓷、钟表等厂。惠水、华中公路交会于此。(2)在四川省江油市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9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坝,人口5.5万。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场。因地形如船,两面皆水,寓“水中平坝”之意得名。嘉庆五年(1800年)设巡检司。1932年置中坝镇。1950年为江油县第三区,1954年更名为城关区。1955年置城关镇,1959年为城郊区,1961年复为城关镇。1981年更为中坝镇。1988年起为江油市治。为农贸物资集散地,曾为四川“四大镇”之一。有机械、发电、化肥、水泥、大理石板材、石灰等厂。中坝酱油、中坝附片著名。宝成铁路及川陕、绵江平公路经此。有红军纪念碑、李白纪念馆及太白公园等名胜。(3)在贵州省石阡县中部、十万屯山南麓。面积75.3平方千米。人口1.7万。清名直峤,因处石阡河上游河东、河西两坝子中间,后改今名。1949年置中魁乡。1953年置中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中魁乡。1992年建镇。石阡河及其支流包溪河流经。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是县内重要农贸集市。石镇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延陵县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北新平堡。东汉废。②西晋太康二年(281)析曲阿县延陵乡置,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属江都郡。

  • 鸭儿看

    即鸦儿看。一名押儿牵、牙儿干。今新疆莎车县治。

  • 青凤山

    又名穿山。在今广西柳城县南。《清一统志·柳州府》: 青凤山 “在柳城县 (今凤山镇) 西二里。高百余丈,为县案山。上有一窍通明。一名穿山”。

  • 宁城县

    1932年改宁城设治局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40年伪满裁撤,并入喀喇沁中旗和喀喇沁右旗。1946年复置,1948年与喀喇沁中旗合并,设立喀喇沁中旗宁城县联合政府。1949

  • 五坪山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3沂州“艾山”条下:五坪山“五峰相连,其上平坦, 因名”。

  • 周南郡

    北周天和二年 (567) 置,为恒州治。治所在盩厔县 (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五里)。建德三年(574) 废。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治盩厔县(今陕西户县西北)。属恒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德

  • 三塘堡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在今福建福安县东南。

  • 常丰 (豐) 闸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 (1182),“命守臣赵善悉发一万工,修治海盐县常丰闸及八十 一堰坝,务令高牢,以固护水势,遇旱可以潴积”。明末清初淤废。

  • 新和州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于当涂县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寻改为雄远军。五代南唐保大末置,治当涂县(今属安徽)。辖境相当今当涂县地。旋改为雄远军。

  • 大关县

    1913年改大关厅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大关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北部。属昭通市。面积1802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1镇、10乡(含1回族彝族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翠华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