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谷
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降于尚婢婢。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恐热退保东谷”。即此。
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降于尚婢婢。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恐热退保东谷”。即此。
古为候水。即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辽宁北票市东部之牤牛河。为大凌河支流。民国《朝阳县志》卷14:“牤牛河为古力古奤大庙河下流,一名土力根河,又名土木伦河,距县一百六十里。”大凌河支流。在辽宁省西部。源于
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置,属巴州。治所在仪隆县 (今四川仪陇县北)。《寰宇记》 卷139仪陇县: “隆城郡因隆城山为名。” 西魏属隆州。北周属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地。隋开皇 三年 (583
1932年9月析河南光山县及湖北黄安、麻城二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新集 (今河南新县治)。以国民党将领刘峙的号而命名。1947年改为新县。旧县名。1933年由河南省光山县南部和湖北省黄安(今红安)、
明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青沟镇村。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阜宁县西南青沟,接淮安市楚州区界。旧为山阳(今淮安市楚州区)、盐城间水路要冲,明初置巡检司于此。
即“幽”。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古邑名。又作豳。商、西周邑。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
清置,属永福县。在今福建永泰县东。
即今青海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之哈拉湖。《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临羌: “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
东汉改武隧县置,属安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 (小范) 西北沙洼乡。三国魏废。西晋复置,太康后属武邑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武隧县,治今河北省武强县西北田王沙窪。属河间国。东汉改“隧”为“遂”,建武
在今浙江南部。源出龙泉市南,东经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乐清六县市,于温州市东入东海。《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永嘉县: 永宁江“一名瓯江……源自括苍诸溪,汇流入境,又东合大小溪流,以输于海”。
元置,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南唐克乡。《元史·地理志》:“思本曰: 自哈剌河与黄河合,正北流二百余里,过阿以伯站,折而西北流,经昆仑之北二百余里,与乞里马出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