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哨河
在今越南北部谅山省境。《明史·安南传》:宣德二年(1427)讨黎利,柳升军至倒马坡陷殁,王通“惧甚,大集军民官吏,出下哨河,立坛与利盟誓,约退军”。
在今越南北部谅山省境。《明史·安南传》:宣德二年(1427)讨黎利,柳升军至倒马坡陷殁,王通“惧甚,大集军民官吏,出下哨河,立坛与利盟誓,约退军”。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至正十五年 (1355) 改为安抚司。
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北二十八里沔水北岸沔渡镇。清光绪《大清一统舆图》作沔渡塘。
①在今浙江浦江县东二十四里。康熙《金华府志》 卷4: “元至正三年,宋濂筑青萝山房,自金华徙家于此,所著有 《青萝山杂言》。” 即此。②一名大青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
北周保定二年(562)置,属银州。治所在中乡县(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东北部和佳县西北部地。隋初废。北周置,治中乡县(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属银州。辖境约今陕西省榆林市东部一带。隋
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南新平安镇。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置安广县于此。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2: 安广 “县治土名解家窝堡,当洮儿河之南”。
即窝鲁朵城、古回鹘城。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古城址。《辽史·耶律大石传》:保大三年(1123)大石西行,“先遗书回鹘王毕勒哥曰:‘昔我太祖皇帝北征,过卜古罕城’……”。即“古回鹘城”。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十八里香营乡西北。《方舆纪要》 卷 17永宁县: 黑峪口 “在县北,寇冲也。口西为白草窊等处,属夸驻牧于此”。②即今山西兴县西四十里黑峪口。《方舆纪要》卷40兴县: 黑峪口在
明成化十一年 (1475) 置,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清雍正三年 (1725) 改置偏关县。
金降辽奉义县置,属大同县。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南朝宋为安康郡治。北周移治今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隋属西城郡。唐至德二年(757)改名汉阴县。②清乾隆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