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钟山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后汉书·王常传》:下江兵领袖王常、成丹等兵败,“收散卒入蒌谿,劫掠钟、龙间,众复振”。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云:“随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也。”《寰宇记》卷144随县:三钟山“在县东五十里。山有石,状如覆钟”。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后汉书·王常传》:下江兵领袖王常、成丹等兵败,“收散卒入蒌谿,劫掠钟、龙间,众复振”。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云:“随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也。”《寰宇记》卷144随县:三钟山“在县东五十里。山有石,状如覆钟”。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清为海矬场,嘉庆时改为上川盐巡司。民国初改为上川场。
金明昌四年 (1193) 改窝子口砦置,属清州。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元初废,寻复置。明洪武初年改为静海县。古县名。金明昌四年(1193年)以窝口砦置,治今天津市静海县,属清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即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王哥庄镇。《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即墨营”条下:“王家庄寨在县东南九十里。”
即端门大街。在隋唐东都皇城正门端门之南,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隋书·音乐志》载,隋炀帝在洛阳时,每年正月十五,在天津街上盛陈百戏,“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天烛
清雍正二年(1724)改古浪千户所置,属凉州府。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人口3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为乐安江上游。《元和志》 卷28歙州婺源县: “以婺水绕城三面,因以为名。” 《寰宇记》 卷104歙州婺源县: 婺水 “源从县西北大廉山下出,南流九十里至县绕城过,与斜水合,南流入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 “龙珠山” 条下: 象眠山 “山势逶迤,如象眠然,因名”。
即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小关,(宣恩县)治西七十里。”
即黑龙江。在今黑龙江省北及俄罗斯境内。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4: “黑龙江,满州语曰萨哈连乌喇。萨哈连谓黑,乌喇谓江也。”
即防海大塘。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水经·渐江水注》 引刘道真 《钱唐记》: “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