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泉镇

三泉镇

清置,属汾阳县。即今山西汾阳县西南三泉镇。


(1)在山西省汾阳市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泉,人口3420。因村有三股泉水而得名。1949年为汾阳县三区,1954年改三泉乡,1958年属花果山公社。1959年改三泉火焰公社,1962年改三泉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特产核桃、柿子。有煤矿、洗煤和焦化冶炼、修造、水泥预制等厂。孝柳铁路、307国道经此。古迹有明奇峰塔。(2)在山西省新绛县中北部。面积74.8平方千米。人口3.8万。古称雄镇。春秋时期因村东北有谚泉、清泉、慧泉而改称三泉镇。1949年属第五区,1953年设三泉乡,1958年分属大跃进公社和战斗公社。1961年析置三泉公社,1984年置镇。2001年南社乡并入。主产粮、棉。有水泥、机械、隔板等厂。新古公路经此。古迹有元浮惠圣母祠。(3)在重庆南川市中部。面积191.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泉,人口280。因境内有热泉、温泉、冷泉而得名。原属东胜乡,1992年析米河、东胜二乡地建三泉镇。产稻、甘薯、玉米等。有机械、中药材加工、小水电站等业。设有药物种植研究所、疗养院、温泉浴室。南道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陆家行市

    ①又名陆巷。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陆家巷。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陆家行在“县治西南十八里”。②亦称高家行镇。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十八里陆行。清同治《上海县志》卷1:陆家行市在“县东二十四里”。

  • 诺真水

    当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百灵庙镇) 北之艾不盖河。《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塞外道: “二百三十里至帝割达城,又东北至诺真水汊。”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艾不盖河。唐景龙二

  • 石潭市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石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涂田市”条下:石潭市“在(湘潭)县西南七十里”。

  • 英金河

    又作英河、英格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清一统志 ·翁牛特》: 英金河 “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亦曰颍河。源出虾蟆岭,东南流会獐河 (今西路嘎河),又东入老河 (今老哈河)”。

  • 布雅阿海苏默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宝绍代苏木附近。清为内蒙古镶白旗察哈尔驻地。民国间迁驻阿拉腾打不苏(今阿拉坦嘎达苏苏木)。

  • 方岩山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三十二里方岩镇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方岩山“高二百丈,四面如削,驾飞桥石梯而登绝顶,二岩相峙为关,上有亭曰透关亭, 自亭而入,地皆平衍,约数百亩。中有池,池侧又有井、岩、石、泉

  • 光照山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光照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接(陕西)山阳县界”。

  • 苏寨山

    在今河南舞阳县西。《方舆纪要》卷51舞阳县:“县西有苏寨山。《邑志》云:水源出于此。”

  • 僰治县

    即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市。《水经·江水注》: “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王莽更曰僰治。”

  • 马鞍岭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马鞍岭“岭路险峻,通宁远县界。瑶洞联络,盗贼出没之所也”。在海南省海口市西南。东西走向。因远看形似马鞍得名。为死火山。南、北两火山锥分别称风炉岭和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