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置,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梁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与西蔡阳县同为蔡阳郡治。后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
清设昂仁宗。即今西藏昂仁县。又作章阿布林城或将阿木凌宗。1960年与梅康莎等谿合并设昂仁县。
西魏改宜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寰宇记》 卷147峡州: “后魏改宜州为拓州,盖取开拓之义。” 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北周改为峡州。西魏改宜州置,治夷陵县(今宜昌
在今安徽砀山县南城郊。《方舆纪要》 卷29砀山县: 新汇泽 “以河徙成泽,南北二十里,东西四十里,经冬不竭”。已淤。
即赤县神州的省称。指中国。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赤县扬雷声,彊(强)项闻至尊。”指中国。“赤县神州”的省称。
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西坡江。《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西坡江“在县北四十三里。源出白雉山,入甘边江,会合水江而入大江”。
一名乌伤溪水。又名东江。在今浙江义乌市境。《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东阳溪“出大、小盆山,屈曲流二百里,始至此,俗谓之河埠,西入义乌县境,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清嘉庆《南溪县志》卷2:两母桥“在县北十五里。亦名两木桥。为北达富顺孔道。自昔山径崎岖,每夏涨水,人皆病涉。相传有姑媳皆孀者,捐家资建此桥,因名。后人叠次增修,行人利之”。
①即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旧名库伦,市街分为三部分,西部为喇嘛区,俗因称西库伦。②即今蒙古国西南杭爱省哈尔和林。清代也称额尔德尼招为西库伦。(1)旧时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市街分三部,西为喇嘛区
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七里。《寰宇记》 卷1封丘县引 《城冢记》 云: “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今呼为簸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