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岔堡

三岔堡

①一名山岔堡。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六十里三岔镇。《方舆纪要》卷40岢岚县:三岔堡“堡城嘉靖十八年筑,万历九年增修。堡当四达之冲,偏关商旅,尽出其途,亦要地也”。《清一统志·宁武府》云:“东达神池,西达岢岚,北达偏关,当三路之冲,故名。”

②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十五里三岔。《清一统志·曲靖府》:三岔关“在南宁县西十五里。今名三岔堡”。

③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二十五里。金废。


(1)即今山西省五寨县西北三岔镇。明嘉靖中筑。因东达神池,西达岢岚,北达偏关,当三路之冲,故名。(2)又作山七拉堡(《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在今辽宁省铁岭市东南三岔子。明建。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争垦其地;四十七年,后金军入三岔堡陷铁岭,即此。


猜你喜欢

  • 普陀山

    ①或作补陀落迦山。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宋 《宝庆四明志》 卷20昌国县: “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 今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洛迦”,梵文意为 “小白

  • 阊吾陆谷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北。《后汉书·西域传》: “阳嘉三年夏,车师后部司马率加特奴等千五百人,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坏其庐落,斩数百级,获单于母、季母及妇女数百人,牛羊十余万头,车千余辆,兵器什物甚众。

  • 飞越城

    唐天宝初于废飞越县置,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宋《册府元龟》卷359:唐大历十四年(779), 吐蕃与南诏三道入寇,李晟率军阻击,“晟乃逾漏天,攻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首虏千余级”。

  • 奇城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北魏置颍川郡 (又称南颍川郡) 于此。《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南径奇城西北, 今南颍川郡治。”

  • 溱水

    ①又名潧水、鄫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说文》: “溱水在郑国,南入于洧。”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水经·汝水注》: “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

  • 宋子县

    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东汉废。北魏永安二年(529)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栾州。大业初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赵县东北宋城村。属巨鹿郡。东汉省。北魏永安二年

  • 淡水寨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淡水寨 “在海康县东南五十里淡水港口,为县咽喉要地。明崇祯十年知府朱敬衡置”。旧有外委把总驻防。明崇祯十年(1637年)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东南。

  • 敖家场

    即今四川彭州市东北敖平镇。清光绪 《彭县志》 卷2: 敖家场 “在东乡凤楼里,距县北三十里,东距罗家场十五里”。

  • 於余 (馀) 丘

    在今山东临沂市境。《春秋》: 庄公二年 (前692),“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杜注: “於余丘,国名也。” 《公羊》、《穀梁》 以为邾国之邑名。

  • 利乡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