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圩镇
在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先锋镇(三圩头)。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南有“三圩头”。
在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先锋镇(三圩头)。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南有“三圩头”。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沙县: 桐冈岭 “在县东南十五里,上多梧桐”,故名。
亦作青居城。南宋淳祐中余玠筑,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青居山。《宋史· 余玠传》:“移沔戎于青居……共备内水。” 顺庆府、南充县迁此。
即岭南。又称领表、领外。指五岭以南地区。即“岭南”。
①南朝陈天嘉元年(560)改汝城县置,为卢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隋属桂阳郡。唐属郴州,天宝元年(742)改为义昌县。②唐垂拱三年(687)置,为锦州治。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因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翁源县:羊径在“县(治今翁城镇)北七十五里。两崖对峙, 岑水中流,石径二十余里,险峭曲折,不亚羊肠。《旧志》:岭南每深山穷谷, 中通一路,即谓之径。县境万山环合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东北。北宋属叙州。后废。
即八坼镇。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
魏晋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艺文类聚》 卷63引陆机 《洛阳地记》:“宫中有临高 (商)、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皆高十六七丈。以云母著窗里,日曜之,炜炜有光辉。”魏晋时置,在今河南
在今广西容县北。《方舆纪要》卷108容县:李家陂在“县北半里。思登江汇流处也。溉田甚广”。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后迁今德令哈市西。《清史稿·地理志》 北右末旗: “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东至色尔柯克达巴,南至察罕陀罗海,西至萨尔鲁克,北至库尔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