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公山

三公山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隋书·地理志》:庐江县有三公山。《寰宇记》卷126庐江县:三公山“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山有三峰,相去一里。俗传头皆东靡,似有顾瞻江东宣城郡界。有九子峰,俗云是三公子。天宝六载改为东顾山”。《清一统志·庐州府一》:三公山“在无为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兼属庐江县。山势深峻,与铜罗尖、白云岩连接,周数百里。明季为群盗薮穴”。

②在今山东郯城县东。《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曹操遣夏侯渊、张辽围太山屯帅昌豨于东海,辽说豨降,“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即此。《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县有三公山……或以为即马陵山也。”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接庐江县界。上有三峰,相去各一里,峰皆东向。唐天宝六载(747年)改名东顾山。(2)在今山东省郯城县境。《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六年(201年)曹操遣夏侯渊、张辽围昌豨于东海,“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即此。


猜你喜欢

  • 菏泽

    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尚书·禹贡》: “导菏泽”; 又说: 济 “溢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即此。古济水所汇,东出为菏水。唐时名龙池,亦称九卿陂。金、元以后遂堙。古湖名。又称荷泽。在今山东省定

  • 永平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废。

  • 耒水

    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桂东县境,流经汝城、资兴、郴县、永兴、耒阳、衡南等县市,至衡阳市东入湘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水经》:“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又北过其县之西,又北过便

  • 怀朔镇

    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城库伦古城。孝昌元年(525),被破六汗拔陵起义军攻破,镇废;镇民高欢等走投柔玄镇,从杜洛周起义。《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即今大黑河)又西南, 径云中城北

  • 宜梁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

  • 沈家台

    即今辽宁锦县西北沈家台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义州图:“西南有沈家台。”

  • 庐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 急兰丹

    即吉兰丹。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明史·外国列传》: “急兰丹,永乐九年,王麻哈剌查苦马儿遣使朝贡。十年命郑和赍敕奖其王,赉以锦绮、纱罗、綵帛。”

  • 郭栅镇

    北宋置,属西河县。在山西汾阳县东北三十里永安。

  • ①春秋、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史记·赵世家》:“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卹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卹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