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一十二里万和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随州北有万和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一十二里万和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随州北有万和店。
①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东石镇。清有把总驻此。②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清康熙年间,有吴姓及黄姓两家,由福建省晋江县东石渡海来台,为表示不忘故土,遂以东石为当地地名。
古作太沵河,他漏河、他鲁河等。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金史·地理志上》 长春县: “有挞鲁古河。” 即此。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2: 湖心亭 “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明弘治时寺毁,万历四年 (1576) 重建,始称湖心亭。今亭系1953年重修。
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大宁监置,属夔州路。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巫溪县及巫山县北部地。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大宁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大宁监置,治今重庆市巫溪县。属夔州路
①又名九宗山。在今湖北孝昌县东。《舆地纪胜》卷77引《宋永初山水记》云:“其山环阜叠嶂,林麓深杳,中有圆明寺,大谿横前,景物幽趣。盖不减长安之九嵕也。”②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汉书·地理志》谷口县:“
即今广东仁化县境之锦江。《舆地纪胜》卷90韶州:会贞水“在仁化县南一百步。源出本县仁化乡,南流二百五十里合贞水,水包洁清,味甘美,多白石。旧传饮之令人寿志意精洁”。《方舆纪要》卷102仁化县:会浈水“
即口北。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在长城隘口以外,故名。即“口北”。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二岛。《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六年(131)十二月,“日南徼外叶调国、掸国遣使贡献”。
东魏置,治所在武陵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南二十五里)。北周废。
应在今河北古北口以北潮河上游一带。《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北魏孝昌二年,526),“魏安州石离、穴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即此。北魏置,确地未详,疑在今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潮河流域。属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