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

在今辽宁义县西北十八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明《辽东志》卷1:万佛堂在“(义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魏景明间,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大小无数,故名”。分东、西两区,西区共九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5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七窟,是韩贞等七十四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凿成。在第5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都督佥事王锴所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义县西北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石窟分东西两区。西区共9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五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7窟,是韩贞等74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凿成的私窟。在第五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明代思想家贺钦有“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的诗句颂之。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督佥事王锴所建。塔南有石刻《塔铭》,记建塔之经过。现石窟内的造像风化严重,但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仍有一定的地位。遗留的碑刻、题记和塔铭,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元景碑的书法,堪与龙门始平公诸碑志媲美,近人梁启超评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石窟


猜你喜欢

  • 结陂市

    在今湖南东安县北。明置巡司于此,后废。《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结陂市 “在东安县(治今紫溪市镇) 北六十里”。

  • 路公溪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新唐书·地理志》 祁门县: “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善覆舟。旻开斗门以平其隘,号路公溪。后斗门废。咸通三年,令陈甘节以俸募民穴石积木为横梁,因山派渠,余波入于乾溪,舟行乃安。

  • 洋平县

    即羊平县。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龙江下游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宋书·州郡》 桂林太守阳平令: “按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县,疑是。”

  • 京门支路

    为京绥铁路之支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全长26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建成。1928年后称平门铁路。

  • 开元宫

    即今江苏苏州市城内玄妙观。晋咸宁年间建真庆道院,唐改名开元宫。北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观。元改玄妙观。

  • 利丰县

    唐开元十年(722)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五十里长丰镇。同年改为长丰县。

  • 刘庄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刘庄镇。《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刘庄在府东南百五十里。嘉靖三十八年,倭据庙湾,东侵淮安,官兵败之于姚家荡,又败之于刘庄,贼复遁入庙湾,寻败走。官军追至虾子港,贼乘舟开洋遁去。”村

  • 达尔罕贝勒旗

    喀尔喀右翼旗的俗称。旗府驻地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镇北。

  • 大灊山

    在今安徽肥西县西。《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大灊山在县西百里。有泉不涸。其西为龙凤山口,道通六安、舒城。”

  • 通岷砦

    北宋置,属洮州。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东四十里。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