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山
一名七药山。在今湖北利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七曜山“在卫西北三百里。上有梅子关”。
又称七岳山。在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南部。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起自奉节县,西南至丰都县,止于大塘坝、桐梓山一带。一般海拔1500~1800 米。有猫儿梁(2123米,奉节县境内)等高峰。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顶起伏和缓。长江在奉节县城东侧横切其背斜延伸部分(即巫山西列)形成瞿塘峡。山上有以马尾松为主的小片森林,油桐、乌桕、油茶等分布较广。产天麻等药材。
一名七药山。在今湖北利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七曜山“在卫西北三百里。上有梅子关”。
又称七岳山。在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南部。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起自奉节县,西南至丰都县,止于大塘坝、桐梓山一带。一般海拔1500~1800 米。有猫儿梁(2123米,奉节县境内)等高峰。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顶起伏和缓。长江在奉节县城东侧横切其背斜延伸部分(即巫山西列)形成瞿塘峡。山上有以马尾松为主的小片森林,油桐、乌桕、油茶等分布较广。产天麻等药材。
清康熙五十年(171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东北。
一名神应港。又曰白沙津。在今海南省海口市北。《宋史·瀛国公纪·二王附》:至元十五年(1278)十月,“赵与珞与谢明、谢富守琼州,(元)阿里海牙遣马成旺招之,与珞率兵拒于白沙口”。即此。
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明史·地理志》:“辽海卫,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于牛家庄。”②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明初置辽海卫于此。集镇名。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北部。属南牛乡。人口4860。曾名刘下庄、寿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八里慈恩寺内。本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取回的经籍而建。相传建塔时,有雁过坠落而死,瘗于塔,故名。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重修,改为纯青砖的
①即今河南临汝县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风穴寺。北魏时始建,初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代又加扩建,改称白云寺。唐开元时所建七祖塔至今犹存。②在今四川奉节县城北。唐李白寓蜀时,有《白云寺》诗刻悬崖间。
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清一统志·庐州府二》“五贤祠”条下:“又有包公祠,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专祠包拯。旧名包公书院。明知府宋鉴建。”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 《奉天通志》 卷116: 蒲石河 “在宽甸西南九十里”。产煤。
①唐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②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升曷善馆置,属云内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大黑河北岸。元初废。古县名。
在今西藏萨迦县北。北寺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 (1079),1268年又修建南寺。“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风化为土状。“萨” 藏语意为土。“迦” 意为灰色,故名。寺庙具有元代
亦作制虏台。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明史·四川土司传》: 万历间,雪山国师喇嘛等 “围漳腊,守备张良贤破之。……又犯制台,良贤复击之”。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又攻制虏台,前后斩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