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两部鼓吹”。指蛙鸣。用以表现悠闲自乐的情趣。宋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同“推梨让枣”。清赵翼《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幼已让枣梨,老犹共锄耒。”
源见“杯酒劝长星”。表示旷达处世的情怀。清黄遵宪《西乡星歌》:“长星劝汝酒一杯,一世之雄旷世才。”
同“苌弘血”。苌弘,字叔,因称。柳亚子《哭顾锡九烈士》诗:“如何苌叔血,终遣洒南通?”又《浣溪沙.见芙蓉一枝》词:“剑底模糊苌叔血,灯前妩媚丽华妆。”
源见“公孙跃马”。公孙述,字子阳。谓恃险称王。清王士禛《龙门阁》诗:“子阳昔跃马,妖梦成佁儗。”
《吕氏春秋.具备》:“巫马旗短褐衣敝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捕鱼)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
源见“高凤漂麦”。泛指专心致志于读书者。元胡天游《暴雨》诗:“书生掩卷坐,颇愧漂麦者。”
同“倒屣迎宾”。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詹生喜言旋,倒屦走迎门。”
同“桃源洞”。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词语秦人洞】 汉语大词典:秦人洞
《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嚬,同颦,皱着眉头不高兴的样子。一嚬一笑指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乐府诗集》梁.昭明太子《龙笛曲》:“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