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谓渡浅水,可撩起衣服过去;渡深水,撩衣也无用,干脆连衣下水。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拘于常规。并列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举功名。五代齐己《赠孙生》诗:“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词语东堂桂】 汉语大词典:东堂桂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观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据说长安巧工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晋时习俗,在七月七日曝晒书籍及衣物。后以“晒腹”谓诗书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句》之四:“岂
源见“洛神”。称扬仙女美妙风韵。唐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能使洛川回雪,独美陈思;巫岭行云,专称宋玉。”
儒人认为人的视、听、言、动四行都应按礼教规范。《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宋刘克庄《贺新郎.三和》词:“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在陋巷,胜华栋。”
源见“五噫歌”。借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诗之二:“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夸。”
尔:你们。之:往。 你们纵有千百条主意,也不如我自己跑这一趟。 表示果于自信,坚定不移。语出《诗.鄘风.载驰》:“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屈子《离骚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后因以为向贤人学习之典。《汉书.王莽传下》:“莽闻而说(同悦)之,下诏申敕公卿思与厥齐。”连动 见到品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