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黑头公

黑头公

世说新语.识鉴》:“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导)庾(亮)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晋人诸葛道明,年轻有为,王导称他“当为黑头公”。(头发未白时即可升为公侯)晋人王珣亦被称为黑头公。后遂用为壮年居三公之典。

唐.韩翃《送李中丞赴商州》诗:“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典源】 《晋书·王珣传:“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恒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晋书·诸葛恢传》:“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今译】 晋代王珣、诸葛恢年轻时便已显露才干,为上司所赏识器重,说他们可以做“黑头公”。指在头发仍黑时即可以做到三公高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年轻而居高官。

【典形】 黑发功名、黑头、黑头公、黑头取方伯、王掾黑头公、王掾少、黑头黄阁、三公未头白、黑头勋业。

【示例】

〔黑发功名〕 明·杨慎《沁园春·送卞苏溪》:“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卿棘公槐行可跻。”

〔黑头〕 宋· 黄庭坚 《次韵盖郎中》:“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黑头公〕 唐·韩翊《送李中丞赴商州》:“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黑头取方伯〕 唐·李白 《悲歌行》:“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王掾黑头公〕 清·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谈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头公。”

〔王掾少〕 明 · 高启 《赠姚东曹》:“共怜王掾少,粉署有光辉。”


【词语黑头公】   汉语词典:黑头公

猜你喜欢

  • 朽木难雕

    同“朽木不可雕”。《南史.颜延之传》:“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见“朽木不可雕”。《南史·颜延之传》:“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词语朽木难雕】  成语:朽木

  • 不疑廉介

    源见“不疑诬金”。称人清廉耿介品德高尚。明杨珽《龙膏记.罗帜》:“清操素守,是不疑廉介,肯把金偷。”

  • 触石

    《诗经.召南.殷其露》:“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汉.毛氏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唐.孔颖达疏:“‘山出云雨’者,《公羊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者,其唯泰山乎。’是‘山出云雨’之

  • 出师有名

    出师:出兵。有名:有正当理由。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也比喻有正当借口去干某事。语本《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见“师出有名”。京剧《将相和》1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

  • 牵萝补屋

    南朝梁.陶弘景《山居赋》:“采芝萝之盘蔬,牵藤萝补岩屋。”“牵萝补屋”是描写清苦自然的隐居生活:把爬满墙的藤萝牵引到茅屋顶上,以助遮风避雨。后用为咏自然清苦的生活条件之典。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

  • 酒池肉林

    指商纣王把酒灌满池子,把肉悬挂成林,通夜吃喝狂饮,过着荒淫靡烂生活。后以此形容统治者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之腐败生活;也形容酒肉很多。商纣王,一作受,也称帝辛。商代最后君主。他沉迷酒色,奢侈荒淫,进行残酷

  • 汉川沉

    同“汉水沉碑”。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诗:“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在高位者聚敛财富,老百姓就会离心;在高位者散财乐施,老百姓就会靠拢。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郑玄注:“上贪于利,则下人侵畔。”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三

  • 依头缕当

    把事情一件一件弄清楚。缕当:了当。元代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偏正 缕当,了当、停当。把事情依次弄清楚。元·关汉卿《魔合罗》

  • 下马冯妇

    源见“冯妇”。称重操旧业的人。《儿女英雄传》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公’,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