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鲇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后因以“鲇鱼上竹竿”比喻仕进艰难。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七:“寸寸鲇鱼上竹竿,生平一第最艰难。”


主谓 鲇鱼体表粘滑,难以向上爬行。比喻上进困难。宋·欧阳修《归田录》:“梅圣俞以诗知名……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何异~耶?’”△贬义。用于描写欲求进取但很困难。也作“鲇鱼上竹”、“鲇鱼上竿”。


【典源】 宋·欧阳修《归田录》 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今译】 宋代梅尧臣 (字圣俞) 工于诗作,很有名气,然而三十年中始终不得在馆阁中供职,直到晚年才参与修纂《唐书》,书成后未及上奏就死去了,士大夫无不为之叹惜。当初奉诏修纂《唐书》 时,梅尧臣曾对妻子刁氏说:“我去修纂《唐书》得心应手,真可说是猢狲进入布袋里了。”刁氏说:“你在仕途上,又与鲇鱼爬竹竿有什么区别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仕进之难。

【典形】 鲇鱼缘竹竿、上竿鲇、上竿鱼、上鱼竿、上竹鲇、鱼上竿、上竿头。

【示例】

〔鲇鱼缘竹竿〕 宋·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上竿鲇〕 清·王夫之 《广遣兴》:“自是聪明途已尽,飞鱼空笑上竿鲇。”

〔上竿鱼〕 宋·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上鱼竿〕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殿》之八:“朝士空怜衔鼠穴,山妻应笑上鱼竿。”

〔上竹鲇〕 宋·文珦《堪叹》:“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鲇。”

〔鱼上竿〕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词语鲇鱼上竹竿】  成语:鲇鱼上竹竿汉语词典:鲇鱼上竹竿

猜你喜欢

  • 秋胡金

    源见“秋胡戏妻”。借指用以引诱调戏妇女的金钱。清蒋士铨《京师乐府词.缝穷妇》:“狂且或动桑 濮想,荡子戏掷秋胡金。”

  • 持寸莛

    源见“以莛撞钟”。比喻才识浅陋者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宋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有如持寸莛,未足撼镗?。”

  • 金闺

    源见“玉堂金马”。代指朝廷。南朝 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金闺云路,从兹自远。”钱振伦注引李善《江淹〈别赋〉》注:“金闺,金马门也。”清吴伟业《送沈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多少金闺榜墨新,科名埋没

  • 霸王别姬

    指楚霸王项羽被汉军打败,围困垓(gā该)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无法扭转大局,与美人虞姬生离死别的悲惨情境。后以此典比喻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悲惨境地;也比喻盲目自负,有勇无谋而失败的教训。项羽被汉军围

  • 靡然顺风

    源见“风行草偃”。谓望风顺从。唐张说《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然顺风。”见“靡然向风”。唐·张说《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

  • 雨脚吹笙

    唐.李贺《秦王饮酒》诗:“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关于“雨脚”,前人各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伶优人名,二说是形容笙声的幽忽,三说是状笙之声如雨点。后用为咏吹奏笙乐之典。清.赵执信《遣兴》诗:“

  • 郢声

    同“郢中曲”。唐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诗:“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词语郢声】   汉语大词典:郢声

  • 东风化雨

    见“春风化雨”。【词语东风化雨】  成语:东风化雨汉语大词典:东风化雨

  • 红线盗盒

    唐.杨巨源《红线传》载: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侍女红线,文武全才,技艺高绝。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意欲吞潞州,薛日夜愁烦,无计可施。红线自告奋勇,夜探魏博。一更出发,五更取田承嗣床头金盒而归。翌日,薛派使者持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水流花谢,春天已不知去向。 后常用以表示事物消失无影无踪。语出五代.南唐李后主《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儿女英雄传》二八回:“倘然这些女眷们不论那一时那一人提起来,都拉住手要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