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

原为“魂不守宅”。灵魂不能依存在躯体之内。形容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管辂(事迹见前“要言不烦”条)从何晏、邓飏处回来对舅父说:“邓飏走路时筋骨脱离,经脉不能控制肌肉,其起、立、倚、倾好象没有手脚一样,这叫作鬼躁。何晏看起来似乎灵魂已不附在其躯体内,血色暗淡,精神飘忽,面如枯槁,这种情况叫作鬼幽。”果然,不久之后,二人因党附曹爽被司马懿处死。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卷29第821页:“夫邓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躁。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主谓 灵魂不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三国志·魏书·管辂传》:“闻晏、飏皆诛。”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何晏)之视候,则 ~,血不华色。”卢秀灿《桃花梦》:“‘嗬,有这事。’魏人杰拍拍脑袋,有点~地说:‘我以为杰英推荐的是男同学,没想到是这么漂亮的女人。’”△贬义。用于形容人精神不集中。→魂不附体 心不在焉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也作“魂不守宅”。


【词语魂不守舍】  成语:魂不守舍汉语词典:魂不守舍

猜你喜欢

  • 声东击西

    指故作姿态,给人以假象,借以迷惑对方,从而出奇制胜的一种军事策略。秦康公三年之中连续滥用民力,修筑高台。这时,楚国调动军队,声称要攻打齐国。秦国大夫任妄对秦康公说,一个国家如果出现饥馑,疾疫,内乱或者

  • 屋乌

    同“屋上乌”。明张凤翼《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乌休弃捐。”【词语屋乌】   汉语大词典:屋乌

  • 割肉怀归

    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常侍郎,很得宠幸。有一年三伏天,武帝下令赐给左右侍从官每人一份猪肉。负责御膳坊的大官丞到了天黑还不来分肉。东方朔就拔剑割下一块肉,对同僚们说:“大热天应早点回家,我这里就自己接受恩

  • 机动惊鸥

    源见“鸥鹭忘机”。谓怀机心俗念必与世不和。宋李昴英《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词:“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 献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以《子虚赋》、《大人赋》献皇帝,受到赏识。《汉书.扬雄传》载:扬雄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献皇帝,受到赏识。后遂以“献赋”成为文人自荐显才学,

  • 停云落月

    《陶渊明集》《停云》诗四首其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序》云:“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半面妆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南朝梁元帝是一只瞎眼。徐妃只梳半面化妆等他的到来。元帝看见她以后就气走了。半面妆即半面化妆,亦简作半妆。

  • 冲冠发怒

    同“怒发冲冠”。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见 “冲冠怒发”。唐·元稹《观兵部马

  • 躯干小

    《晋书.刘曜载记》:“(陈)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志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䯅骢父马铁瑕(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汤十决无当前……

  • 燕市荆高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慷慨激昂之义士。李详《湘绮先生却聘南下暂居上海赋此奉简》诗:“商山 绮 甪原难致,燕市荆 高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