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东晋大司农苏峻和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专擅朝政,大杀朝臣。荆州刺史陶侃之子陶瞻也被杀,陶侃大怒,联合时为江州刺史的温峤和中书令庾亮等人率兵同赴京师。但交战中屡屡失利,温峤军粮又尽。陶侃情绪很消极,有退兵之意。温峤对他说:“苏峻、祖约本是小人,为天下人所弃。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如今天子受制于敌手,社稷危殆,我和你共受国恩,现在正是效命之时。当今的形势,决没有后退的道理,既然骑上了猛虎,中途又怎能下得来呢!”后来终于平定了苏、祖二人。

【出典】:

晋书》、卷67《温峤传》1793页:“是时义军屡战失利,峤军食尽,陶侃怒曰:‘……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峤曰:‘不然。……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唐人避讳,改“虎”为“兽”),安可中下哉!’”

【例句】:

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二一·薜史书法回护处》:“明宗武夫,岂能知此,方外怵于元行钦之奏其反,内惑于石敬塘、安重诲等之劝其反,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


连动 骑在虎背上,不易下来。比喻遇到困难,但又欲罢不能。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哉。”茅盾《子夜》10:“益中收买的八个厂,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窘迫方面。→进退两难 ↔左右逢源。也作“骑虎之势”。


【词语骑虎难下】  成语:骑虎难下汉语词典:骑虎难下

猜你喜欢

  • 南风篇

    同“南风”。唐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 负弩前驱

    此典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夷,受到县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引路之荣待。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迎接隆重;也形容得任官职,受到尊敬。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 为长者折枝

    长者:年长的人。折枝:折取树枝。 替老年人折取树枝。 原形容轻而易举之事。后也表示为老年人服务。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明.谭元春《奏记蔡清

  • 金门籍

    同“金闺籍”。唐张九龄《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唐韦蟾《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几怀朱邸绶,颇旷金门籍。”

  • 鸩鸟媒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战国楚.屈原在《离骚》中,曾以请鸩向有娀美女作媒而鸩从中作梗为喻,说明自己被靳尚、令尹子兰等奸佞向楚王进谗言

  • 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

    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卷二):“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jī砖块)席稿,缊(yùn新绵与旧絮混合)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

  • 盘空硬语

    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后以“盘空硬语”指语句新奇,不落俗套。蔡寅《读柳古楂先生养馀斋诗集》诗:“后起韬庐占一席,盘空硬语落毫巅。”见“硬语盘空”。【词语盘空硬语】  成语:盘空

  • 玉杵之盟

    《太平广记》卷五十《裴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书生裴航,赴试不第,便到武昌西江中的鄂渚去游历。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在湘汉的一只客船上,偶遇仙人云翘夫人。夫人使婢女袅烟持诗一章给裴航,其诗写道:“一饮

  • 庑下赁舂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赁屋而居,劳作而食。傅尃《寄啸长沙一首》诗:“庑下赁舂知客冷,篱边种菊奈秋那!”

  • 八阵法

    同“八阵图”。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开六钧弓,阅八阵法,读五车书。”【词语八阵法】   汉语大词典:八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