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朱熹《与陈师中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指女子贫困饿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这是宋明理学家加于妇女的封建礼教之言。后也指坚贞不屈,宁肯饿死,也不向敌人投降。

清.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言,则村农市儿皆耳熟焉。”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六回:“老兄台,怎么着,你在关外混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跟亡国奴后面去了?”


并列 原为封建礼教禁锢妇女不能再嫁的话。宋·朱熹《与陈师中书》:“……~,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后指坚贞不屈,宁肯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啼笑因缘续集》6回:“老兄台,怎么着,你在关外混吗? ~,你怎么跟亡国奴后面去了?”△多用劝励人要坚守节操。


【词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成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汉语词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猜你喜欢

  • 泾渭分明

    泾渭,是发源于甘肃而流经陕西的两条河流,泾渭分明,原指两条河流清浊不同,后则予以引申,比喻界限十分明显或是非曲直,不可混淆。古代民歌中有一位遭遗弃的妇女说,和渭水相比,泾水浊,泾水你停下来也清一清。想

  • 板岩

    源见“拔才岩穴”。指贤士栖隐之地。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方求士于板岩,宜思贤于屠肆。”【词语板岩】   汉语大词典:板岩

  • 华胥梦

    《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列子》中所写的华胥国,是一个老庄思想无为而治、混沌初开的幻境,后用为梦境的代称。宋.范成大《不寐》诗:“人生原是华胥客,休向迷途更著鞭。”《警

  • 履薄临深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履薄临深”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旧唐书.张蕴古传》:“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用周文小心。”见“临深履薄”。明·方孝孺《友筠轩

  • 穆生醴

    源见“楚筵辞醴”。指汉代楚元王刘交为穆生准备的甜酒。谓受到礼遇。清吴雯《赠朱赞皇》诗之一:“荣设穆生醴,歌免冯驩鱼。”

  • 周何累

    同“周妻何肉”。明王思任《游秘魔岩》诗:“所愧周何累,未得洗宿根。”

  • 九牛二虎之力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后因以“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

  • 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栽:种植。培:在植物根株上加土。倾:倾危。覆:推翻。 可以栽培的就加以栽培,已经倾危的就把它推倒。 意谓要扶优汰劣,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采取断然的措施。语出《礼记.中庸》:“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

  • 覆雨翻云

    同“翻云覆雨”。明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见“翻云覆雨”。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86回尾批:“彼方自谓历届会议,已得多数赞成,可以任所欲为,亦安知~者之固可比

  • 徙木为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战国时秦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