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韩康卖药

韩康卖药

晋.张方《楚国先贤传.韩康》:“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

又见《世说新语.栖逸》与《后汉书.隐逸.韩康》。

后用此比称神医良药的典故,也可指说话算数,说一不二。

《醒世恒言》卷二十六:“药按韩康无二价,杏栽董奉有千株。”


主谓 指医师归隐。语本《后汉书·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元·张雨《梧叶儿·赠龟溪医隐唐茂之》曲:“刘商观弈罢,~还。”△多用于隐居方面。


【典源】晋·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于康,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 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于霸陵山中。”《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隐士韩康字伯休,是京都霸陵人。常游各名山采药,在长安市上卖,三十多年来始终言不二价。一次有一女子向韩康买药,韩康照例不改价,女子说:“您是韩伯休吗? 也言不二价?”韩康叹道:“我本来想逃避名声,现在连普通女子都知道我了,还卖什么药呢?”于是隐遁于霸陵山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逃名避世; 也借指卖药等。

【典形】 伯休隐、不 二价、韩康避名、韩康卖药、韩康药、君是伯休非、卖药、卖药都市、卖药韩康、女子知伯休、山人卖药、无二价、学伯休、行药长安市、儿女识韩康、逃名卖药、卖药韩康伯、药倩韩康卖、不二名。

【示例】

〔伯休隐〕 宋·陆游《病酒宿士坊驿》:“卖药思从伯休隐,爱花却笑拾遗狂。”

〔不二价〕 明 · 袁宏道 《赠李医者》:“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

〔韩康避名〕 清·姜宸英《哭魏叔子》之二:“更无安道能求死,只有韩康解避名。”

〔韩康卖药〕 南朝陈·徐陵《长安道》:“韩康卖良药,董偃鬻明珠。”

〔君是伯休非〕 宋·陆游《老境》:“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

〔卖药〕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炼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卖药都市〕元·揭傒斯《大驾既幸上都》:“卖药都市中,疑是韩伯休。”

〔卖药韩康〕 清·丘逢甲《赠莫生》:“多君卖药高韩康,专从海上搜神方。”

〔女子知伯休〕 清·王士禛《与董苍水等小饮叶子吉学士斋》:“世情但竟牢石耶,女子犹知伯休那?”

〔山人卖药〕 唐·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野老披荷,暂辞幽涧; 山人卖药,忽至神州。”

〔无二价〕 唐·高适《赠别褚山人》:“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学伯休〕 宋·陆游《正月十六日送子虚》:“它时别作谋生计,卖药惟当学伯休。”


【词语韩康卖药】  成语:韩康卖药汉语词典:韩康卖药

猜你喜欢

  • 席门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张)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东辙。”西汉丞相陈平,少时家贫,用破席当门。后遂用为清贫之典。唐.杜甫《弊庐

  • 召陵瓜

    源见“东陵瓜”。泛指味美之瓜。唐李贺《安乐宫》诗:“未盥召陵瓜,瓶中弄长翠。”

  • 辙鲋

    同“涸辙之鲋”。南朝 陈徐陵《与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唐孟郊《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诗:“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词语辙鲋】   汉语大词典:辙鲋

  • 郢人斤斫

    同“郢匠挥斤”。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韵因以答贶》:“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见“郢匠挥斤”。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 绣衣使者

    同“绣衣持斧”。宋张孝祥《念奴娇.再和朱漕元顺》词:“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清霜倒飞鬼神哭,绣衣使者从天来。”【词语绣衣使者】  成语:绣衣

  • 木直自寇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唐.陆德明《经传释文》:“司马(彪)云:‘木为斧柄,还自伐;膏起火,还自消。’崔(譔)云:‘山有木,故火焚也。’”寇,砍伐。树木因生长得直而成材,反而自己

  • 鲈脍

    同“鲈鱼脍”。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鲈脍漫劳思。”明王世贞《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鲈脍,吾曾识凤毛。”【词语鲈脍】   汉语大词典:鲈脍

  • 伐檀

    《诗.魏风.伐檀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原为《诗.魏风》篇名。后因以为讥刺贪鄙者尸位素餐而贤者不得仕进的典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载云䍐,掩群雅,

  • 吹万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声响。宋苏轼《飓风赋》:“呜呼!小大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

  • 阿童高义

    《晋书.羊祜传》:“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濬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濬监益州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