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韦弦之戒

韦弦之戒

源见“韦弦”。谓自我规戒。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判》:“予欲用为垂珰夹乘之官,以代吾盘盂韦弦之戒。”


【典源】《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汉·王充《论衡·率性》:“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能纳韦弦之教,补接不足,则豹、安于之名可得参也。”《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冉传》:“ (范冉) 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今译】 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豹性情急躁,就佩带软皮带,提醒自己从容和缓些; 春秋时晋国的董安于性情迟慢,就佩带弓弦,提醒自己紧张迅速些。后人也有采用这种办法的。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自我规戒,弥补不足,改掉缺点。

【典形】 佩韦、佩韦心、佩弦、韦弦、韦弦佩、韦弦之戒、弦韦、佩韦以戒。

【示例】

〔佩韦〕 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昧心附远翰,炯言藏佩韦。”

〔佩韦心〕 北周 · 庾信 《西门豹庙》:“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

〔佩弦〕 唐·白居易《何士乂可河南县令制》:“然能佩弦以自导,带星以自勤。”

〔韦弦〕 唐·柳宗元《虞鸣鹤诔》:“愉乎其和,确尔其坚。更为砥砺,咸去韦弦。”

〔韦弦佩〕 唐·杜牧《送杜��赴润州幕》:“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韦弦之戒〕 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判》:“予欲用为垂珰夹乘之官,以代吾盘盂韦弦之戒。”

〔弦韦〕 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镝百发克破于杨叶,刀一鼓必合于桑林。宽猛相济,弦韦适中。”


猜你喜欢

  • 三闾大夫

    战国时楚国官名,职掌楚王族昭、屈、景三氏。也特指屈原。汉代王逸《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史记.屈原贾生

  • 思旧丘

    同“狐死首丘”。清徐子苓《葛家觜饮酒即事短述》诗之二:“贞女怀暗冰,老狐思旧丘。”【词语思旧丘】   汉语大词典:思旧丘

  • 平子定情

    《文选》卷二十九东汉.张平子(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我所思兮在汉阳……。”“

  • 桂折一枝

    源见“郤诜丹桂”。喻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述补 乡试考中,泛指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申及第偶示所怀》:“自

  • 剥面皮

    讥讽人厚颜无耻。晋代裴启《裴子语林》:“王武子与武帝围棋,孙皓看。王曰:‘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则剥其皮。’乃举棋局,武子伸脚在局下,故讥之。”王武子:王中,字武子。【词语

  • 衷甲

    《左传.襄公二七年》:“辛巳,将盟於宋西门之外,楚人衷甲,……”春秋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五四四年),秋天辛巳日,各国(齐、晋、楚、郑、宋、卫、陈等)代表就要在宋国西门外签订“非战公约”,这时楚国代表

  • 雍齿先封

    同“雍齿封侯”。唐李瀚《蒙求》:“丁公遽戮,雍齿先封。”

  • 赵壹囊乏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传》:“赵壹字元淑,汉阳西县人也。……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怨愤。”赋中述“秦客”诗云:“文章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东汉赵壹借写赋发泄牢骚,他说一个人纵然“文章满腹”却不如“一

  • 黄鹤呼子安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陵阳子明者,铚乡人也。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

  • 白石先生

    晋.葛洪《神仙传》卷二:“白石先生者,中黄文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初以居贫不能得药,乃养羊牧猪,十余年间约衣节用,置货万金,乃大买药服之。常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