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龙白虎车

青龙白虎车

晋.葛洪《神仙传》卷八《沈羲》:“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不知服药物。功德感天,天神识之。羲与妻贾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者皆数十骑,皆朱衣,仗矛带剑,辉赫满道。……骑人曰:‘羲有功于民,心不忘道。……年寿将尽。黄老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是也。度世君司马生,青龙车是也。迎使者徐福,白虎车是也。’须臾有三仙人羽衣持节,以白玉简青玉介丹玉字授羲,羲不能识。遂载羲升天。”

据传,吴郡沈羲曾到蜀地学道,因有功于民,在年寿将尽时被仙官乘青龙白虎车将其迎上天界。后遂用作喻指得道成仙之典。

唐.李白《早望海霞边》:“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猜你喜欢

  • 掩鼻计

    《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

  • 麟死鲁郊

    源见“绝麟”。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而死之事。唐柳宗元《东平吕君诔》:“麟死鲁郊,其灵不绝。”

  • 起而攻之

    参见“群起而攻之”。

  • 续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之业。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 掩鼻之谗

    源见“掩鼻计”。谓善用谗言挑拨离间。《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怨。”

  • 空印案

    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帐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明初规定,各地布政使司和府州县每年都得到户部核对钱粮、军需。因路远往返不便,各布政使司计吏就预持盖有官印的空白帐

  • 备棺上疏

    明代名臣海瑞(1514-1585年),字汝贤,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一生清廉,为官刚直不阿。在任户部主事的时候,见世宗迷信道教,专意斋醮,不理朝政,就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上了一篇《

  • 钩金舆羽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带钩上的少量饰金)与一舆羽之谓哉!”谓二者悬殊,不可作比。后因以“钩金舆羽”指持论荒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此寸木岑楼、钩金舆羽之说也。

  • 还桑葚

    桑葚:桑树之果实。比喻为官清廉,不取民间一财一物。出自隋赵轨事迹。赵轨,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幼年时生活清苦,但刻苦好学,注意品德修养。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

  • 誓墓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晋王羲之与王述情感不合。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