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防风后至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觐群后,有苗不服;会诸侯,防风后至。”


【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友,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汪芒一作“汪罔”。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头专车。”

【今译】 春秋时吴国攻伐越国,围困并掘坏会稽山,得到大骨头,一节就可以装一车。吴王派使臣去鲁国重修旧好,见到孔子,在饮宴时,吴使拿着吃剩的骨头问孔子:“请问什么骨头最大?”孔子说:“我听说,从前大禹在会稽之山(一作涂山) 大会天下诸侯,汪芒氏之君防风最后至,大禹将他杀了,他的骨节可装一辆车,这算是大的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讨伐叛臣逆党;或咏异闻奇物及与大禹、越地有关的风物。

【典形】 地埋汪罔、防风后至、防风戮、骨节专车、骨专车、后至之诛、戮防风、汪罔骨、诛后至、专车骨、专车节、防风骨、戮专车骨、后涂山之会、防风膏斧钺。

【示例】

〔地埋汪罔〕 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防风后至〕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

〔防风戮〕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祷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骨节专车〕 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骨专车〕 元·耶律楚材《题西庵所藏佛牙》之一:“庸士执方犹未信,防风安得骨专车。”

〔后至之诛〕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戮防风〕 清·黄鷟来《正阳署中冬日杂感》之六:“楚国有人求卞玉,涂山无事戮防风。”

〔汪罔骨〕 清 · 黄景仁 《涂山禹庙》:“汪罔骨轴专车抛,相柳血漉谷不苞。”

〔诛后至〕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故涂山万国,诛后至者防风; 丹浦一戎,缓前禽者就日。”

〔专车骨〕 唐·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专车节〕 清·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石公山》:“或负藏壑舟,或戮专车骨。”


猜你喜欢

  • 杯蛇

    同“杯弓蛇影”。明归有光《与徐子与》:“以彼机穽可畏,不胜杯蛇之疑。”【词语杯蛇】   汉语大词典:杯蛇

  • 动石为羊

    源见“叱石为羊”。表现仙道的玄妙、神奇。唐王绩《游仙诗》之二:“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 落帽参军

    同“落帽客”。宋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词:“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 衣锦昼还

    同“衣锦还乡”。唐宋之问《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水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 灌坛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

  • 拥吟鼻

    同“拥鼻吟”。宋张炎《凄凉犯.北游道中寄怀》词:“山势北来,甚时曾到,醉魂飞越。酸风自咽,拥吟鼻、征衣暗裂。”

  • 安故重迁

    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汉刘向《说苑.修文》:“触情从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谓之士。”见“安土重迁”。汉·刘向《说苑·修文》:“(传曰)~,谓之众庶。

  • 周公居东

    《书.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武王崩,周公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管 蔡流言,即避居东都。”后因以“周公居东”表示退职避居。宋陆游《病后往来湖山间戏书》诗:“周公

  • 题柱志

    源见“题桥柱”。指求取功名荣显的雄心壮志。宋薛季宣《和贾簿》:“未酬题柱志,终不羡相如。”【词语题柱志】   汉语大词典:题柱志

  • 知非年

    源见“蘧瑗知非”。指五十岁。清吴雯《莫亚夫先生赠我临帖二册敬报长句》:“嗟我半生久零落,知非年过仍颛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