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锦书封泪

锦书封泪

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丽情集》:“灼灼,锦城官妓也。善舞《柘枝》,能歌《水调》。相府筵中与河东人坐,神通自授,如故相识。自此不复面矣,灼灼以软绡多聚红泪密封寄河东人。”后以“锦书封泪”为女子寄书表达相思情意的典故。金元好问《满江红》词:“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


【典源】 宋·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丽情集》:“灼灼,锦城官妓也。善舞柘枝,能歌水调。相府筵中与河东人坐,神通自授,如故相识。自此不复面矣。灼灼以软绡多聚红泪密寄河东人。”

【今译】 灼灼为锦城官妓,能歌善舞。一次在相府筵中与河东人 (一说为裴质) 相遇,二人钟情,但从此未再见面。灼灼每每用软绢裹红泪,托人寄给他,表达自己的思念情意。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女子洒泪寄书,表达情意。

【典形】 封泪、红绡粉泪、缄红泪、锦书封泪、泪裹红绡、湿红恨墨、怨红销帕,软绡三尺泪、翠绡封泪、锦书红泪、泪珠远寄、红泪亲折、红泪罗巾。

【示例】

〔封泪〕 宋·贺铸《吴音子·拥鼻吟》:“拥鼻微吟,断肠新句,粉碧罗笺,封泪寄与。”

〔红绡粉泪〕 宋·秦观《调笑令·灼灼》:“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怨。”

〔缄红泪〕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六:“青鸟衔来双鲤鱼,自缄红泪请回车。”

〔锦书封泪〕 金·元好问《满江红》:“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

〔泪裹红绡〕清·叶英华 《内家娇》:“喜字残绒,唾余绿绮,华年锦瑟,泪裹红绡。”

〔湿红恨墨〕 宋·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怨红销帕〕 清·张尔田《三姝媚·中秋夜感遇》:“春老兰情衰谢,叹旧箧题香,怨红销帕。”


【词语锦书封泪】   汉语词典:锦书封泪

猜你喜欢

  • 伏尸流血

    《战国策.魏策四》:“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以“伏尸流血”形容杀人众多。《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亦谓人死亡。《魏书.昭成子孙传》:“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

  • 北叟失马

    源见“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旧唐书.萧瑀传》:“太宗尝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主谓 比喻坏事不一定坏,有时可以变为好

  • 树西靡

    《文选》卷四三刘孝标(峻)《重答刘秣陵沼书》:“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唐李善注引《圣贤冢墓记》曰:“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无盐人传云:思王归国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西靡。”《汉书.宣元六王传.东平王

  • 饭颗吟诗面

    源见“饭颗山”。形容身体消瘦。宋陆游《春来食不断戏作》诗:“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 穷原宪

    同“贫原宪”。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他有的是断简短编,花柳中穷原宪。”

  • 服内生子

    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在这期间生子,被认为犯礼伤孝,列为十恶之一。汉代应劭《风俗通.正失》:“服中生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

  • 柏台乌

    源见“乌府”。借指与御史有关的人或事。唐皎然《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诗:“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

  • 颍川使酒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而谀。贵戚诸有势在已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灌夫赴武安侯宴,“饮酒酣……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

  • 汉皋珮解

    同“汉皋解佩”。宋杨无咎《水龙吟.武宁瑞莲》词:“似汉皋珮解,桃源人去,成思忆,空凝伫。”

  • 臧谷亡羊

    《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博塞,是古代六博和格五的棋类游戏)。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原意是说做事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