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铭心刻骨

铭心刻骨

铭、刻:在器物上刻字。形容感激之至或感受极深,永志不忘。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二出:“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康有为《大同书》甲部:“感恩罔极,叩头泥首,铭心刻骨。”也作 ① 【刻骨铭心】。《水浒全传》第八十回:“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谁知黄二麻子于这三片咸肉竟是刻骨铭心,也决计忘不掉。”


并列 铭、刻,在器物上刻字。形容感受深刻,永记不忘。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邓贤《中国知青梦》:“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劳动致富的平凡愿望看作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的理想之梦,一个当时注定不能实现的遥远而渺茫的人生‘乌托邦’。”△褒义。多用于人际关系上。也作“铭肤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骨”、“刻骨铭心”、“刻骨镂心”、“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心刻骨”。


【词语铭心刻骨】  成语:铭心刻骨汉语词典:铭心刻骨

猜你喜欢

  • 屏风点

    同“屏风误点”。清朱彝尊《赠别王山人》诗:“纨扇题教遍,屏风点更新。”

  • 燕䃉

    同“燕石”。䃉,似玉之石。元刘诜《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之一:“燕䃉混良璞,楚菉藏崇简。”

  • 原宪室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他住在鲁国,生活十分贫苦,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粗布,住的是草屋,上

  • 斗楂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能泛入天河的木筏。诗文中常用以喻指远游寻仙。楂,同“槎”。柳亚子《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之二:“入山我愿群麋鹿,蹈海君应访斗楂。”

  • 元凯

    源见“十六才子”。称贤臣。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并任则?骥与驽骀不异。”凯,通“恺”。【词语元凯】   汉

  •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石:石磬。拊:轻击。 敲打石磬,奏起乐来,百兽也群起跳舞。 形容古代圣哲能以声音感格禽兽。语出《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蔡沈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

  • 抱琵琶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

  • 救涸

    源见“涸辙之鲋”。谓救助急须救助之难。唐杜甫《水宿遣兴寄呈群公》诗:“余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赉。”

  • 林惭涧愧

    指假隐士变节出来傲官之后,趋名逐利,原来隐居时住过的山中林木涧水都深以为耻。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故其林渐无尽,涧愧不歇。”

  • 何不学仙冢累累

    冢:坟墓。累累:多貌,重迭貌。 面对着重重迭迭的死人冢墓,人们为什么不去学道成仙? 古人希求长生不老的一种幻想。语出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