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钓鳌客

钓鳌客

源见“龙伯钓鳌”。又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狂谲》:“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巡历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后蜀何光远鉴诫录.钓巨鳌》:“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祐(张祐)遂修刺谒之,诗题衔‘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祐,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祐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作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旦曰:‘……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后以“钓鳌客”指有远大抱负而豪迈不羁的人。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追和》词:“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叶玉森《一岛》诗:“不知何处钓鳌客,来此从荒辟蜃楼。”


【典源】 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祐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祐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祐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候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祐,不候,从客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祐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祐触物善对,遂命酒之知。”宋·赵令畴《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今译】 唐代会昌年间,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平日尊贵,轻视布衣士人,如果不是皇亲贵官介绍的,从来不接见。当时张祐在淮南,以前的节度使都久闻张祐诗名,很礼敬他,只有李绅来任,不与他相见。张祐于是递名片拜见,诗下题名是钓鳌客。李绅请他进来,对他的狂放很生气,想以言语压压他的狂气。见到张祐,直接就发问:“秀才既会钓鳌,用什么做钓竿呢?”张祐说:“用长虹为竿。”李又问:“用什么做钓钩?”张答:“用新月为钩。”李又问:“用什么做钓饵?”张答:“用唐朝李相公您做钓饵。”李绅想了一会,说:“用我为钓饵,倒也不难钓到。”于是摆酒两人对酌,谈笑整日,成为诗酒之交。参见〖龙伯钓鳌〗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有才能抱负,欲求取功名。

【典形】 钓鳌词客、钓鳌客、钓鳌攀桂手、虹背万仞竿、虹竿秋月钩、浊钓鳌、钓鳌钩。

【示例】

〔钓鳌词客〕 宋·刘克庄《满江红·送郑伯昌》:“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钓鳌客〕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钓鳌攀桂手〕 元·马致远 《女冠子》:“著领布袍虽故旧,仍存两枚宽袖,且遮藏钓攀桂手。”

〔虹背万仞竿〕 清·程先贞《漫兴次水西韵》:“龟毛枉织千层 ,虹背虚缘万仞竿。”

〔虹竿秋月钩〕 宋·陆游《三江舟中大醉作》:“虹竿秋月钓,巨鳌倘可求。”


【词语钓鳌客】  成语:钓鳌客汉语词典:钓鳌客

猜你喜欢

  • 执柯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以“执柯”指作媒。明沈受先《三元记.托媒》:“你聘财若出银百两,管教今夜便成双,与你执柯,期取弄璋。”【词语执柯】   汉语大词典:执

  • 湘山祠

    源见“湘妃竹”。供奉湘水神的庙宇。在洞庭湖 君山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词语湘山祠】   汉语大词典:湘山祠

  •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苟:马马虎虎。 意谓君子对于说话措词,一定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语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

  • 张融舟屋

    同“张融船”。清宋荦《百字令.同王北山叶讱庵王阮亭过张晴峰寓斋听金山人弹琴》词:“消忧何处?爱张融舟屋,轩窗偏阔。”

  • 诗书发冢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 山阴棹

    同“山阴舟”。明何景明《清溪草堂》诗之四:“何日山阴棹,溪堂见戴逵?”

  • 螳螂之卫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微弱的兵备。晋左思《魏都赋》:“薄戍绵幂,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螂之卫。”【词语螳螂之卫】  成语:螳螂之卫汉语大词典:螳螂之卫

  • 笔塚与退笔塚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注:草圣,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三昧,奥妙,诀窍)。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塚。”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

  • 暂忘设醴

    源见“楚筵辞醴”。谓受到君主冷遇。宋辛弃疾《最高楼》词:“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 蚕绩蟹匡

    《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郑玄注:“蚩兄死者,言其衰之不为兄死。如蟹有匡,蝉有緌;不为蚕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