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野无青草

猜你喜欢

  • 人豕

    同“人彘之变”。《汉书.爰盎传》:“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也。独不见‘人豕’乎?”【词语人豕】   汉语大词典:人豕

  • 南国貌

    《文选》卷二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杂诗六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三国.魏诗人曹子建有“南国有佳人”诗句,后遂用为咏美女之典。唐.杜牧《为人题赠二首》其一:“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唐.李

  • 鸱夷漾钓舟

    同“鸱夷一舸”。唐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 于飞愿

    源见“卜凤”。比喻男女相爱的感情和结为夫妇的愿望。元关汉卿《新水令》套曲:“闲凭着玉肩,双歌采莲,斗抚冰弦。遂却少年心,称了于飞愿。”元 张子益《鹧鸪天.喜秋风》曲:“解佩情,于飞愿,自从别似天远。”

  • 混淆是非

    故意把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制造混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你想他们有甚弄钱之法?无非是包揽讼词,干预公事,鱼肉乡里,倾轧善类,布散谣言,混淆是非。”亦作“淆混是非”。清.陶曾佑《论文

  • 树静风停

    源见“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得奉养。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十八:“树静风停梦不成,枕函侧倚泪纵横。”

  • 咬牙切齿

    形容愤怒到极点。《水浒传》第七十回:“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并列 切,咬紧。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元·孙仲章《勘头巾》2折:“为甚事~,淲得犯罪人面色如金

  • 北郭贫

    参见:北郭骚

  • 蒲鞭之耻

    同“蒲鞭”。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约法遵宽,设蒲鞭之耻。”

  • 书凭犬

    源见“黄耳传书”。谓传递书信。宋钱惟演《与客启明》诗:“梦欲成鱼通夕去,书曾凭犬隔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