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龙百尺楼”。清祁寯藻《屋有土坑火则燥不火则湿毁之重劳乃叠床其上戏为高眠诗》:“元龙百尺那敢拟,太丘一榻真长悬。”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元命苞》:“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孔丛子.居卫》:“惜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太平御览》引《尚书大传》:“尧八眉……八者,如‘八’字者也。”传说上古帝王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
《晋书.光逸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令还,大怒,将加严罚。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
同“满县花”。元 赵孟?《和黄景杜雪中即事》之三:“明年去学潘怀县,满县栽花做好春。”
同“角巾东路”。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诗:“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词语东路角巾】 汉语大词典:东路角巾
《金华志》载八咏诗为南朝 齐沈约做东阳太守时所作的《登台望秋月》、《会圃临东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珮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八首诗。“题于玄畅楼,
《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呼?’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此事亦见梁.刘孝
源见“得鱼忘荃”。喻指古人的言辞。唐骆宾王《答员半千书》:“足下雅得古人之致,不乏先贤之适。自守庄筌,无婴魏网。”
源见“臞儒”。美称隐居之士。宋张孝祥《题鲁如晦通隐》:“不问江湖忘魏阙,故应山泽有儒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