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逐鹿

逐鹿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征讨陈豨回来,吕后与萧何共谋已将韩信杀死。当刘邦得知蒯通曾教韩信反汉时,便下令逮捕了他,并亲自审讯,要烹杀蒯通。蒯通喊冤,刘邦问他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之纲绝而维弛(纲维,旧指统治国家的重要法纪),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以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里以鹿比喻帝位),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蒯通这番话的意思是:秦朝末年,法纪废弛,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夺帝位,谁能力高强,谁才能得到天下。以“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今指争夺政权的斗争,

唐.魏征《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李木庵《登屴崱lìzè峰》诗:“中原叱咤鹿争逐,四野昏腾鬼暗纵。”


旧时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为 “逐鹿”,亦称 “争鹿”。

“鹿”,比喻政权。因此争夺天下谓之 “逐鹿”。“鹿”乃猎取对象,故以喻政权。

汉书·蒯通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语出于上。颜师古注引张晏云: “以鹿喻帝位。”“逐鹿”或 “争鹿”即谓争帝位、争天下。

此义亦可说成 “鹿死谁手”。

晋书·石勒载记下》: “朕若逢高皇 ( 汉高祖) ,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言与刘邦中原逐鹿,未知谁可得天下。唐·魏徵《述怀》: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即言中原还在争战,要投笔从戎参战。


【词语逐鹿】   汉语词典:逐鹿

猜你喜欢

  • 秦鹿

    源见“中原逐鹿”。借指政权。金元好问《萧贡.楚歌》:“只贪衣绣荣楚猴,岂识金刀得秦鹿。”【词语秦鹿】   汉语大词典:秦鹿

  • 宿草

    《礼记.檀弓上》:“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唐.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宿草是指隔年的草,古代坟墓上常生长草,如坟上有宿草,就说明

  • 季鹰高致

    同“季鹰归兴”。宋李彭老《摸鱼子.紫云山房拟赋莼》词:“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

  • 范叔衣寒

    同“范叔寒”。清归庄《与顾宁人书》:“不忧苏季裘敝,范叔衣寒。”

  • 克殷休牛

    源见“归马放牛”。谓战争停止,天下太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

  • 事变多故

    在动乱时期,往往多事故。《史记.平准书》:“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

  • 结不解

    用针线交锁连结,密合其缝,如古人结绸缪、同心制一类东西,取其紧紧连结、不能分开的意义。后来转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相思之情。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古诗: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舜弦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昔舜弹五弦琴,歌

  • 严光钓濑

    同“严陵滩”。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诗:“严光钓濑虽亡恙,除却江山万事新。”

  • 梁公归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梁公即狄仁杰,因封梁国公,故称。“梁公归兴”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