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家鸡野雉”。谓书法风貌。清王摅《雁字》诗:“飞错豕鱼还易辨,书成鸡鹜竟难分。”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浮船,也能翻船。 表示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旧时常用以告诫统治者不可忽视人民力量。语出《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源见“景升豚犬”。指难成大器的子孙。元张昱《惆怅》诗之四:“楚国江山真可惜,刘家豚犬亦何羞。”
汉孝文帝时,民间作歌讽喻汉文帝对他的兄弟淮南王不能相容。《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淮南厉王:汉高祖刘邦少子,名
《楚辞》汉.东方朔《七谏》:“乱曰:……鸡鹜满堂坛兮,蛙黾游乎华池。”东汉.王逸注:“蛙,虾蟆也。……蛙黾喻谗谀弄口得志也。”西汉东方朔在《七谏》中以“蛙黾”比喻奸佞小人谗言不断。后遂用为谗言害人之典
同“牛眠地”。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于金坛夏萧村感赋》诗:“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词语牛眠】 汉语大词典:牛眠
源见“黔娄被”。借指安贫守道的夫妇。唐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使黔娄夫妇看,夸张富贵向何人?”
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指祸近其身,尚无所知。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主谓 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语本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战国时秦将王翦率六十万人伐楚,秦王送至灞上。临别,翦请美田宅园池甚众。既至关,又五度遣使请善田。人或责其乞请太过,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