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楼前斩爱姬”。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同“橘化为枳”。严复《原强》:“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实效者,则又何也?”主谓 比喻事物由于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性质。语本《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
同“嵇康懒”。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词语嵇心懒】 汉语大词典:嵇心懒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溧(lì利)水、溧阳等县境。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jì计挽束在头顶的头发)山(411米)、方山(308米)等。有蓬壶、玉柱、华阳洞和唐碑、元碣(jié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同“鄂君被”。清 半标子《忒忒令.题情》套曲:“夹路遗潘果,同舟覆鄂衾。”【词语鄂衾】 汉语大词典:鄂衾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后因以“丰山钟”谓事物的自然感应。清朱彝尊《赠田学使》诗:“毋言道修阻,明月
源见“周南留滞”。谓留滞他乡,无所建树。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论述君民关系时说:君犹若风,民有如草。草应风而倒伏。后因用为以德化民之典。《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至,与
参见:批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