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路鬼揶揄

路鬼揶揄

同“鬼揶揄”。清张问陶《出守莱州九月二十日出都留别旧雨》诗之二:“凭他旧典翻新样,路鬼揶揄作郡人。”


【典源】《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条注引 《晋阳秋》 曰:“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俭。性嗜酒,当其所遇,不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余食,虽复营署垆肆,不以为羞。桓温常责之曰:‘君太不逮! 须食,何不就身求? 乃至于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复无。’温大笑之。始仕荆州,后在温府。以家贫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席起别,友至尤晚。问之,友答曰:‘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温虽笑其滑稽,而心颇愧焉。”

【今译】 晋代罗友,为人好学,不拘小节,性好饮酒,只要遇上,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同饮。又喜欢找别人要祭祀完的酒食吃,不以为羞耻。桓温常责备他:“你太不检点! 如果要吃喝,可以来找我,何必这样!”罗友不屑地回答:“向您要吃喝,今天可得,明天就又吃完了。”后来在桓温府中,因家贫想做官,而桓温认为他虽有学识,但性情放诞,不是作地方官的材料,因此尽管许诺但不任用。后来同府人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送行,罗友到的最晚。问他,罗友说:“我性好饮食,昨天奉您相召,今天一早就来,在半路遇见一鬼,极力揶揄我,他说:‘我只见你送别人作郡守,怎么不见别人送你作郡守?’我开始害怕转而羞惭,不觉来得迟了。”桓温虽笑他讲的滑稽,但心里也觉得对不起他。

【释义】 后以此典指士人穷困淹蹇,求仕不成; 或指只作小官,失意潦倒。

【典形】 惭路鬼、鬼揶揄、路鬼揶揄、送人作郡、送人作太守、揶揄鬼、揶揄山鬼、小鬼揶揄、仕路揶揄。

【示例】

〔惭路鬼〕 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鬼揶揄〕 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路鬼揶揄〕 清·王士禛《与董苍水等小饮》:“彭郎未奉一囊粟,路鬼揶揄甘冻饿。”

〔送人作郡〕 清·丘逢甲《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之二:“送人作郡鬼揶揄,同是当时旧酒徒。”

〔送人作太守〕 宋·苏轼《送吕希道知和州》:“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揶揄鬼〕 宋·张孝祥 《刘舍人》:“忽去忽来,固未免揶揄之鬼; 乍贤乍佞,独奈何萋斐之人。”

〔揶揄山鬼〕 清·杨潮观《快活山樵歌九转》:“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见禹王的神鼎。”


【词语路鬼揶揄】   汉语词典:路鬼揶揄

猜你喜欢

  • 雀角

    同“雀角鼠牙”。《聊斋志异.冤狱》:“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词讼》:“闾阎雀角,起于一时之忿争,因而趋告。”【词语雀角】   汉语大词典:雀角

  • 韩掾偷香

    同“韩寿偷香”。宋杨亿《无题》诗之二:“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了过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常用以鼓励人们勇于改过。语出《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鲁迅《伪自

  • 青霄路

    同“青云路”。元 张国宾《罗李郎》一折:“赴皇都,凭才艺,仗诗书……则愿你早上青霄路。”【词语青霄路】   汉语大词典:青霄路

  • 避暑之饮

    韩鄂《岁华纪丽》注引《典略》曰:“刘松、袁绍于河朔三伏之际,昼夜饮酒,乃至无知,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间有避暑之饮。”又见唐.徐坚《初学记》“三夏”。三国时,袁绍与刘松曾在三伏天饮酒避暑消夏。后黄河以北

  • 画荻丸熊

    源见“芦荻画灰”、“熊丸之教”。称赞母教有方。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丸熊?”并列 荻,草本植物,形似芦苇;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

  • 挂榻

    源见“陈蕃榻”。谓准备礼待贤士。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词语挂榻】   汉语大词典:挂榻

  • 朋锡

    《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笺:“古者货贝五员为朋。锡我百朋,得禄多,言得意也。”后因以“朋锡”指赏赐重厚。宋沈括《谢加恩表》:“窃以诞扬孚号,一新法度之原;朋锡丕厘,下及锁凉之

  • 虞寄先识

    《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尝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陈书.虞荔传》附虞寄:“寄知(陈),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已,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

  • 扁舟乘兴

    同“扁舟访剡”。明高启《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词语扁舟乘兴】  成语:扁舟乘兴汉语大词典:扁舟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