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跖犬吠尧

跖犬吠尧

跖,传说中春秋时期的著名盗贼;尧,传说中的古代圣明之君。跖犬吠尧,意谓各为其主,而不管好人坏人。齐国将领田单率军破燕,恢复齐国七十余城,因而受封为安平君,掌握齐国军政大权。这时,齐国一个叫貂勃的臣子和田单关系非常不好,常常对众扬言,安平君是一个小人。田单听说后,故意设酒食招待貂勃。席间,田单说,不知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您,惹得您在朝廷上常常说我的坏话。貂勃回答说,盗跖的狗去扑咬唐尧,并不是盗跖多么尊贵,唐尧多么下贱,只是因为唐尧不是它的主人。假设眼下有公孙子和徐子二人,公孙子贤明而徐子不好,但是两个人打起来,徐子的狗一定要扑过去咬住公孙子的腿肚子。如果让这条狗离开那个主人,而成为贤明人的走狗,贤者与别人打起来,这条狗恐怕不只咬对手的腿肚子,恐怕连他的脑袋也一起咬起来。安平君明白了貂勃的意思,第二天就向齐襄王推荐他担任重要职务。后来,在田单受到齐襄王冷落并几乎被革职处死时,貂勃挺身而出,为田单辩诬。终于使得齐王杀死九个说田单坏话的幸臣并封田单万户,充分发挥了走狗的作用。

【出典】: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常恶田单》:“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跖之狗吠尧,非尧不仁,狗固吠非其主。”


见“跖狗吠尧”。


【词语跖犬吠尧】  成语:跖犬吠尧汉语词典:跖犬吠尧

猜你喜欢

  • 无为为善

    参见:吾无为善

  • 纶旨

    源见“纶綍”。圣旨。宋张孝祥《浣溪沙》词:“细拈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词语纶旨】   汉语大词典:纶旨

  • 伐檀

    《诗.魏风.伐檀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原为《诗.魏风》篇名。后因以为讥刺贪鄙者尸位素餐而贤者不得仕进的典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载云䍐,掩群雅,

  • 挈瓶之知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注:汲水用的瓶子,装水很少)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晋.杜预注:“挈瓶,汲者,喻小知。为人守器,犹知不以借人。”原意仅有挈瓶汲水的知识,犹能谨守其汲器不借给别人。后用以

  • 成竹

    同“成竹在胸”。清郑燮《题画.竹》:“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词语成竹】   汉语大词典:成竹

  • 鸱鸮悲

    《尚书.周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诒王,名之曰《鸱鸮》,王未敢诮

  • 神鱼掉尾舞

    同“瓠巴鼓瑟”。元 萨都剌《琴乐歌》:“神鱼出听掉尾舞,曲中鸿雁起江浒。”

  • 丰上锐下

    同“丰上兑下”。《辽史.太祖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开弓三百斤。”并列 面部上广而下尖。《辽史·太祖纪》:“(太祖)身长九尺,~,目光射人。”△多用于人外貌方面。→丰上杀下【词语

  • 颂德碑

    源见“颂石”。又《后汉书.窦章传》:“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诏史官树碑颂德。”指歌颂功德的碑刻。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颂德》:“在官有异政,考秩已终,吏人立碑颂德者,皆须审详事实,州司以状闻奏,恩敕听

  • 怕热官

    参见:晞辞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