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谁执牛耳

谁执牛耳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shà)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于珠盘,由主盟的人拿着盘让会盟的人分尝。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谁执牛耳,即由何人主持局面。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和齐平公在蒙地会盟。鲁国大夫孟武伯当司仪。两国国君会见时,齐平公向鲁哀公叩头,而鲁哀公却仅向齐平公弯腰作揖。跟随会盟的齐国官员都很气愤。孟武伯解释说,不是见天子,我们国君是不叩头的。接着,他又问随从人员高柴,向来诸侯会盟时,由谁执牛耳?高柴回答说,哀公七年那次会盟,是由时为大国的吴国大夫主持;后来发阳之盟,是由小国卫国大夫主持。孟武伯说,那么这次会盟就应由我主持了,从而使鲁国在外交斗争中获得了一次少见的胜利。

【出典】:

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魅。’武伯曰:‘然则彘也。’”

【例句】:

宋·戴复古《和郑润甫提举见寄》:“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 清·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张溥)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猜你喜欢

  • 楚猴

    源见“沐猴而冠”。对项羽的戏称。金萧贡《楚歌》:“只贪衣绣荣楚猴,岂识金刀得秦鹿。”【词语楚猴】   汉语大词典:楚猴

  • 寝皮食肉

    源见“食肉寝皮”。用以形容仇恨极深。清洪昇《长生殿.骂贼》:“纵将他寝皮食肉也恨难劖。”亦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金元好问《射虎》诗:“寝皮食肉男儿事,未分书生袖手闲。”见“食肉寝皮”。【词语寝皮食肉】

  • 叹蜡

    《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后因以“叹蜡”指感慨时间流逝,理想不能实现。清黄遵宪《支离》诗:“技悔屠龙拙

  • 齐人莫如我敬王

    王:指齐宣王。 齐国没有一个人赶得上我这样敬重国王的。 原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后也用以泛指对别人的无比敬意。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明.李贽

  • 含垢纳污

    同“纳污藏疾”。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及事神宗,蒙召访问,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并列 包容污垢,宽容污秽。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

  • 星车

    同“星使”。清赵执信《赠李生》诗:“待我乘星车,请子理烟棹。”【词语星车】   汉语大词典:星车

  • 白马非马

    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该命题虽于揭示事物与概念、个体与一般之间的差异作出了贡献,但却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异,从而导致了违犯客观事实的错误结论。因而,后世多将白马非马作为形而上学和诡辩的代用词。有

  • 洲中奴

    源见“千头木奴”。指柑橘树。宋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诗:“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词语洲中奴】   汉语大词典:洲中奴

  •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逝:过去,消失。体貌:体态容貌。 时光不断消逝,容颜日渐衰老。 古人自叹衰老之辞。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