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薏苡明珠”。谓借故进谗言。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诗之三:“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清李渔《玉搔头.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最麒麟之强。”
同“屈子问天”。三闾,指屈原。清陈维崧《念奴娇.戏题终葵画》词:“空驿啼杉,颓崖啸葛,目欲营天地。三闾呵壁,荒唐情态如是。”
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菩萨的情面。 常用作求人照顾情面之语。语出《西游记》三一回:“沙僧近前跪下道:‘哥啊,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金瓶梅》二六回:“爹好狠心!你不看僧
累卵:以卵相叠。比喻极其危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述补 危险得像摞起来的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打碎。形容十分危险。语本《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周易.晋卦》:“康侯因锡马藩庶,昼日三接。”唐.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三接”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
唐 李冗《独异记》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按:《乐府诗集》有梁 简文帝《爱妾换马》诗。郭茂倩题解:“《爱妾换马》
同“伐山语”。明杨慎曾博引旧籍汇成一书,定名为《艺林伐山》。【词语伐山】 汉语大词典:伐山
《论语.问宪》:“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后以“文子同升”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你回去对家主说,倘若边疆告捷,海宇承平,一定要叙功
《庄子.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历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庄子通过《大师宗》的篇章,表达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后常用梦鱼、梦鸟喻向往自由的思想。《西崑酬唱集》卷下《与客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