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然之策

计然之策

指计然提出致富之策略。后以此典比喻治国之道;或比喻经商谋生的手段。计然,名研。春秋战国之际葵丘(今河南民权东北)濮上(今河南濮水上游)人。曾南游于越国(今江苏北部、苏南、皖北、赣东、浙江北部),博学,尤善计算。范蠡(lǐ理,越国大夫)曾以师侍奉他。 从前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Guì桂)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上,于是重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工作;了解货物什么时候为人们所需求购用,才算懂得什么是商品。掌握‘时’与‘用’二者的规律,那么各种货物流通情况就可以观看清楚。”“积贮货物之常理是务求完好牢固高质量之物品,不要有积滞不流之‘死钱’。以东西互相做买卖,要注意不留存易腐易蚀之货物,不要冒险囤积居奇以待涨价。要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情况,才会知道贵或贱之道理。东西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东西极贵之时,须乘时卖出,视同粪土而不惜;当东西极贱之时,须乘时买进,视同珠玉而珍惜。要使财货钱币周转如流水一样。”越王勾践照此治国10年,国家富裕起来。 此典又作“行计然”、“计然策”、“谋生后计然”、“计然术”。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计然》3256页:“昔者越王句(Gōu勾,通“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君。曾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做好)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积著(积贮,指囤积货物)之理,务完物(完好牢固货品),无息(停息;滞留)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同“蚀”,腐蚀)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返回)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治国)十年,国富。”

【例句】: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列士同。”


【典源】《史记·货殖列传》:“昔者越王句 (gou) 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汉书·货殖传》亦载,文略。

【今译】 越王勾 (句) 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积聚力量准备复仇,他任用范蠡、计然。计然向勾践提出了复兴经济的原则、办法、使越国富强,终于击败吴国雪耻。范蠡又用这套办法去经商,也成为巨富。

【释义】 后以此典指致富之道或谋生手段。

【典形】 计然策、计然术、谋生后计然、行计然、计然未用。

【示例】

〔计然策〕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计然术〕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烈士同。”

〔谋生后计然〕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行计然〕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 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词语计然之策】  成语:计然之策汉语词典:计然之策

猜你喜欢

  • 卫鹤

    源见“乘轩鹤”。喻指无能无功而受宠遇居禄位者。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词语卫鹤】   汉语大词典:卫鹤

  • 春申珠履

    源见“三千珠履客”。形容权贵的豪奢。唐李瀚《蒙求》:“季伦锦障,春申珠履。”

  • 却马

    参见:汉文却马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我与你相从几年,你岂不识我?大丈

  • 张翰一杯酒

    同“张翰杯”。唐白居易《偶作》诗:“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

  • 其愚不可及

    见〔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 纶告

    同“纶诰”。《宋史.礼志十四》:“公主受封,降制有册命之文,多不行礼,惟以纶告进内。”【词语纶告】   汉语大词典:纶告

  • 题红

    源见“红叶题诗”。指题有诗的红叶。亦指传情之物。宋周密《南楼令.又次君衡韵》词:“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宋赵长卿《鹧鸪天.偶有鳞翼之便书以寄文卿》词:“自从别后难相见,空解题红寄好诗。”【

  • 半面

    《后汉书.应奉传》注引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东汉人应奉,有一次去拜见彭城相袁贺。袁贺因事外出

  • 河间得书多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