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韩信问计于李左车,李左车提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自谦之词。后以此典比喻一点粗浅的见解,常作自谦之词。李左车,秦末谋士。初依附赵王武臣,封广武君。韩信、张耳率兵击赵,李左车建议赵军主将成安君陈馀出
源见“凤毛”。泛指俊杰子弟。清归庄《集侯雍瞻斋其孙朅来方四岁亦在座口占赠之》诗:“乍挹丰标信可儿,天然谢氏凤毛姿。”
源见“魏王瓠”。比喻人才不得其用。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典源】 《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
《左传.宣公二年》:“狂狡辂(yà通迓)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通擒)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春秋时郑宋交战,宋人狂狡
源见“牛郎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唐杜牧《秋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典源】《诗·小雅·大东
见“噬脐”条。主谓 用嘴咬肚脐,怎么够得着呢?意谓后悔已晚,无法挽回。语本《左传· 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隋书·李密传》:“但今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
源见“梦周”。称夜梦。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周公。”【词语周公】 汉语大词典:周公
《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又《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裴骃集解引郑玄曰:“相谓送杵声,以声音自劝也。”相杵,指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后以“相杵
源见“庄舄越吟”。喻指思故国的哀愁。明徐祯卿《送友人还吴》诗:“坐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
礼仪:指《周礼》的礼文。三百:与“三千”对举,表示一少一多。威仪: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 周礼礼文有三百,各种事仪有三千。 极言古代礼仪之繁琐。语出《礼记.中庸》,“礼仪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