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蜀女化蚕

蜀女化蚕

搜神记》卷十四“女化蚕”:“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

此是远古传说的一则神话故事。据《稽圣集》说:蚕女家在緜竹县,塑女子像,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庙。见《说郛》卷八十《诸集拾遗》。后因以此用为咏蚕神的典故。

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卫母抚雉(见该条),蜀女化蚕。”


猜你喜欢

  • 落乌纱

    同“落帽”。宋陈师道《九日寄秦观》诗:“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 乘杯渡

    同“乘杯”。清赵翼《大石佛歌》:“持履归难寸步移,乘杯渡恐连顶灭。”

  • 分我余光

    指甘茂请苏代帮助、照顾、提携。后以此典比喻借重别人的地位为自己谋利益;或比喻向人借贷钱物。甘茂,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战国时秦国大臣,因在统治上层里政见不合,甘茂恐怕受害而

  • 齐大非偶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耦,同“偶”。后遂以“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的门第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南朝 梁沈约《奏弹王

  • 严陵钓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今浙江省余姚县)。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此指形貌)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

  • 彩衣

    同“彩衣娱亲”。宋沈遘《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彩衣荣。”【词语彩衣】   汉语大词典:彩衣

  • 行云

    源见“巫山云雨”。称神女或喻称所爱悦的女子。唐杜甫《雨不绝》诗:“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也指男女欢会。宋柳永《西施》词之二:“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醒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三个秋天,指三年的时间)。”朱熹集注:“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日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

  • 扶轮推毂

    《史记.荆燕世家》:“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音gǔ,车轮轴)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南齐书.乐志》:“月御按节,星驱扶轮。”后以“扶轮推毂”为尽力帮助别人成就伟大功业的典故。唐.高彦休《阙史序》:“皇朝济

  • 生公石

    源见“生公点石头”。指苏州 虎丘山下晋高僧生公讲经处。明王世贞《邀助辅游虎丘》诗:“逃禅再起生公石,倚醉频呼陆羽茶。”亦借指高僧讲经台。清宋琬《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应据生公石,军持话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