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剑挂孤松”。清陈恭尹《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寸心一矢终不渝,千金之剑赠墓树。”
源见“丙吉问牛”。称颂贤臣关心民间疾苦。明徐渭《数年来南雪甚于北》诗:“吠犬从今无一处,喘牛必问有诸贤。”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
源见“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唐李白《箜篌引》:“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源见“乘槎”。传说中海上天河间往来的木筏。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词语浮槎】 汉语大词典:浮槎
谓破败不堪或弊病很多。清 李渔《意中缘.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杨朔《龙马赞》:“一九四八年初春,我就是随着解放军翻过南山,踏到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来的。
同“垂青”。《红楼梦》十五回:“海内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目的。”
激:冲除;浊:污秽。用以比喻除恶扬善。出自唐王珪之语。王珪(570-638年)字叔玠(jiè界),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隋时曾任太常奉礼郎。唐武德初,任东宫中舍人,跟随太子李建成。后因事流放嶲(xī
源见“相门洒扫”。指以低劣手段干谒权贵谋得官职。明沈德符《野获编.荐主同咨》:“次年楚王妖书诸事起,沈遂为公议所弃……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
同“卞和三献”。宋周必大《形势可指诸掌为赋诗》:“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碔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