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荆山之玉

荆山之玉

即和氏璧。《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楚本号荆,故称“荆山之玉”。后常用以比喻美好的品质,卓异的才能。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偏正 比喻十分珍贵的事物。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褒义。一般用于指称贵重事物。


【词语荆山之玉】  成语:荆山之玉汉语词典:荆山之玉

猜你喜欢

  • 柔远

    安抚边远的人。《书.舜典》:“柔远能迩。”孔安国传:“柔,安也,言安远乃能安近。”《左传.昭公二十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晋代杜预注:“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

  • 乘桴浮海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后用为避世遁隐之典。唐顾况《曲龙山歌》:“子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圣人之意有所在。”元袁士元《送沙孛丁平章孙秉彝》诗:“我亦乘桴浮海去,沙头白鸟故飞飞。”偏正

  • 参天两地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孔颖达疏:“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数于天,取耦数于地。”后因以“参天两地”为《易》卦立数之义。清俞樾《诸子平议.淮南子内篇一》“二阳一阴成气三”:“阳

  • 淡泊明志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原文是讲论处世和学习须遵循的原则,后因以“淡泊明志”形

  • 爽气

    源见“拄笏看山”。指明朗开豁的景象。宋张元幹《陇头泉》词:“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词语爽气】   汉语大词典:爽气

  • 荆山鼎成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皇帝去世。唐姚合《敬宗皇帝挽词》之二:“荆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时。”

  • 藏娇金屋

    同“阿娇金屋”。傅熊湘《哲夫为天梅画所眷张妹置万山中局势奇绝》诗之一:“藏娇金屋殊嫌俗,不及幽兰涧底香。”见“金屋贮娇”。清·钱泳《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结客少年曳珠履,~皆绮罗。”【词语藏娇金

  • 笑比河清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谓态度严肃,难见笑容。《儿女英雄传》三五回:“〔娄养正〕老着那副笑比河清的面孔,三句话不合,便反插了两只眼睛叫将起来。

  • 怀宠尸位

    凭恃君主的信宠,身居高位而不尽职。《孝经.谏诤章》:“臣不可以不争於君”。孔安国传:“事君之礼,值有其非,则必犯颜以道谏争,而三谏不纳,则奉身以退,有匡正忠,无阿顺从,良臣节也。若乃见可谏而不谏,曰之

  • 桃夭柳媚

    源见“桃夭之化”。形容女子年轻貌美。前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并列 形容年轻女子艳丽、妩媚。前蜀·毛文锡《赞浦子》:“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