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苍水使者

苍水使者

同“苍水使”。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典源】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仇兆鳌《杜诗详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诗注引《搜神记》曰:“秦时有人夜渡河,见一人丈余,手横刀而立,叱之,乃曰:‘吾苍水使者也。’”今本《搜神记》未见。

【今译】相传大禹治水至衡山,杀白马祭祀,但不得好兆。大禹登山,梦见有一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听说天帝命他治水,特来告诉他:“想得到山神书,要在黄帝岩岳下斋戒三月,然后登山发石,可以得到金简之书。”大禹斋戒三月,登宛委山,果然得到金简之书,而掌握治水的方法。又据《搜神记》: 秦时有人夜间渡河,见到一人高丈余,也称自己是苍水使者。

【释义】 后以此典借称使者; 或咏大禹事。

【典形】 苍水、苍水呈简、苍水使、苍水使者、玄夷。

【示例】

〔苍水〕 明·陈子龙《谒禹陵》:“防风膏斧钺,苍水贡文章。”

〔苍水呈简〕 清·王慧《禹陵》:“苍水先呈简,防风后至刑。”

〔苍水使〕 唐·杜甫《季夏送乡弟韶》:“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苍水使者〕 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玄夷〕 北周·庾信《温汤碑》:“咸池浴日,先应绿甲之图; 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


猜你喜欢

  • 绨袍垂爱

    战国时魏人范雎,曾被魏中大夫须贾谮之于魏相而遭毒打。后范雎化名张禄逃到秦国,作了秦相,准备出兵伐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化妆成仆人去试探须贾,须贾见他衣着破旧,取一绨袍相赠。范以其尚有故人之情,免其一死

  • 事上磨炼

    在实践活动中修养其精神,锻炼其意志。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下》:“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失,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亦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便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鸣玉宴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三国吴.韦昭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春秋时晋定公设宴招待楚国大夫,赵简子鸣佩玉以为礼。后以“鸣玉宴”作为描写宴饮的典故。唐.李贺《

  • 潘安貌

    晋裴启《语林》:“潘安仁(即潘岳)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又《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因以“潘安貌”称誉美男子。元

  • 风雩咏归

    《论语.先进》:孔子要几位弟子陈述各自的志趣,子路、冉有、公西华说后问到曾皙(xī),“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 金人祭

    金人:用黄金铸造的佛祖,匈奴把佛相做为天神的象征物而祭天祈祷。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发,向匈奴发起进攻,一直挺进到焉耆山以北一千多里外的匈奴腹地,杀死敌寇八千余

  • 聊城解纷

    源见“一箭下聊城”。借指助人解难纾祸。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马陵释患,聊城解纷。”

  • 交志

    《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后以“交志”谓情投意合。《汉书.何武传》:“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方进交志为友。”【词语交志】   汉语大词典:交志

  • 瓮头醉

    源见“瓮间吏部”。称醉酒。元马麟《独酌谣》:“便当瓮头醉,笑解黄金貂。”

  • 蓝田种子

    源见“蓝田生玉”。比喻名门贤子弟。宋魏了翁《水调歌头.杨崇庆生日》词:“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