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贺循传》:“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操行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建武初,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改拜太常……朝廷疑滞皆咨之于循,循辄依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西晋时,贺循官
同“吹剑首”。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源见“苌弘化碧”。谓忠心不泯。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偏正 忠心不泯。语本《庄子·外物》:“苌弘死于
源见“梦惠连”。指有神助而撰美文。清蒲松龄《三月三日呈孙树百时得大计邸抄》诗:“一身浪迹海鸥轻,春草池塘梦不成。”
同“啸向苏门”。形容旷放狂傲之态。清赵翼《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兴来不禁啸苏门,狂甚那肯喑河渚。”
同“触斗蛮争”。明 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甚倏忽分王,触 蛮争境,南箕北斗总堪恁。”
许多原已废置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具:通“俱”。主谓 过去废弛的政事,均已一一兴办。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
《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两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孔子的祖先正考父,以沿墙而走,来表明自己谦恭卑退的为人恣态。后用为咏为人谦
参见:汗逾水浆
同“邵平田”。元 马九皋《庆东原.自笑》曲:“邵圃无荒地,严陵有顺流,向终南捷径争驰骤。”【词语邵圃】 汉语大词典:邵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