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筑室道谋

筑室道谋

又作“筑舍道傍,三年不成。”意谓造房子请教路人,不能成功。比喻人多口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古时有一首斥责周幽王不纳良言、惑于邪谋的诗说,订计划真可叹呀,不把先人来效法,不从道义来出发。只把那浅言来采纳,全不深谋远虑啊!就象造屋子和过路人去商量,所以到头来根本无法成功啊。

【出典】:

诗经·小雅·小旻》:“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4“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连动 要建房而向过路人求教。比喻自己无主见,胡乱问人,因人多言杂而莫衷一是,必然难以成事。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梁启超《币制条议》:“其事全泯灭于若有若无之间,岂~是用不溃成耶?”△贬义。多用于人多意见不一,难于成事方面。也作“筑舍道傍”。


做屋造房向过路人询问意见、请教,此谓之 “筑室于道谋”,简言之谓 “筑室道谋”。比喻人多嘴杂,被问者不关其切身利益而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语出 《诗·小雅·小旻 ( mín) 》: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传: “溃,遂也。”笺: “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在路边做房子,向路人征询请教各方面的问题,意见怎么会统一呢? 事情当然因此而办不成了。“是用”,因此。

筑室道谋”者,不但说明其无主见,而且也说明其思想方法有问题。“与之所为谋”者,应当是行家,应当是关乎己之切身利益者。如此,则意见方能统一,事情才能完成。


【词语筑室道谋】  成语:筑室道谋汉语词典:筑室道谋

猜你喜欢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高诱注:‘逸《诗》言之百里者,已行九十里,适为行百里之半耳。譬若强弩,至牙上,甫为上弩之半耳。终之尤难,故曰末路之难也。”后因以“行

  • 周侯山嶷

    《世说新语.赏誉下》:“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嶷,音nì,山高峻的样子。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说:“额正情嶷然,虽一时侪类,皆无敢媒近(媒,音xiè,狎慢)。”《晋书.周?传》说:“周?字伯仁,

  • 蚊睫之虫

    栖息在蚊子眉睫上的小虫。比喻极小之物。《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么虫:细虫。

  • 冰渊之惧

    源见“履薄临深”。形容畏惧戒慎。宋苏轼《赐安焘乏外郡不允批答》:“而况艰难之际,一日万几,冰渊之惧,当务同济。”

  • 愿作宜僚

    《左传.昭公二一年》:“宋华费遂生华䝙、华多僚、华登,䝙为少司马,多僚为御士,与䝙相恶,乃谮诸公曰:‘䝙将纳亡人。’亟言之,公曰:‘司马以吾故,亡其良子。死亡有命,吾不可以再亡之。’对曰:‘君若爱司马

  • 五经嘲笥腹

    源见“孝先便腹”。指弟子嘲笑老师懒读好睡。宋许月卿《次周尚书》诗之一:“幸免五经嘲笥腹,可无百尺进竿头。”

  • 乌三匝

    源见“乌鹊南飞”。感叹栖止难定。清王摅《次和忍翁除夕元旦》:“依栖笑比乌三匝,彳亍愁经路七盘。”

  • 蟠根错节

    犹盘根错节。树木根节盘绕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清 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参见“盘根错节”。见“盘根错节”。清

  • 燕颔虎头

    源见“封侯万里”。能立功封侯者的相貌。《花月痕》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见“燕颔虬须”。《花月痕》42回:“总兵~,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班)超行

  • 驯鸡对窗

    源见“谈鸡”。谓无为地打发时光。宋刘弇《临江》诗:“愁绝村南舍,驯鸡对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