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

①泛指违反自然规律,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衰世……刳胎杀夭,麒麟不游: 覆巢毁卵,凤凰不翔; 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人械不足,畜藏有余,而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 ②比喻谋虑不深而恣意攫取眼前利益。黄侃《钞票歌》: “尔来乱政思匪夷,竟向邻国呼庚癸。竭泽而渔鱼无劳,裔然大国皆赪尾。” ●《吕氏春秋·义赏》: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 ‘楚众我寡,奈何而可? ’ 咎犯曰: ‘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 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 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获不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文: 指礼乐的盛大。泽: 池泽。薮(sou): 水浅草茂的沼泽地。田: 通 “畋” ,打猎。偷: 苟且。城濮: 春秋卫地,在今河南范县南。咎犯: 即狐偃,字子犯。晋国卿。相传雍季曾以放干湖水捕鱼会使以后无鱼可捕为喻,劝说晋文公不可贪一时之利而行诈伪之道,损害晋国的长远利益。


见“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邹韬奋《经历》:“可是听老同学们说起做了‘优行生’可以得到免缴学费的优待,对于我当时~的苦况却不无小补。”


【典源】《吕氏春秋·义赏》:“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 (舅) 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今译】 春秋时,晋文公将与楚国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召见狐偃 (字子犯),问道:“楚众我寡,如何行动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讲求礼仪的君王不厌烦礼节,多谋善战的君王不厌烦诈兵之计。您采用诈兵之计就可以了。”晋文公把此意讲给雍季,雍季说:“把水泽淘干去捉鱼,怎能得不到鱼? 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 烧毁树林去捕野兽,怎能捉不到兽?而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的战法,虽然现在可得计一时,以后再也不能使用,因此这不是长久之计。”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也比喻残酷榨取,尽其所有。

【典形】 竭泽心、竭泽渔、虞竭泽。

【示例】

〔竭泽心〕 唐·皮日休《药鱼》:“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竭泽渔〕 宋·苏轼《和陶拟古》之六:“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


【词语竭泽而渔】  成语:竭泽而渔汉语词典:竭泽而渔

猜你喜欢

  • 顾我复我

    顾:照顾。复:借为“覆”,庇护。 照顾我,爱护我。 子女抒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怀念之情。语出《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南朝.梁元帝《孝德传.

  • 剪鲸

    《文选.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鲵。”李周翰注:“鲸鲵,大鱼吞食小鱼者,比喻不义人也。”后因以“剪鲸”比喻剪除凶逆。唐玄宗《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幸过剪鲸地,感慕

  • 上官体

    初唐诗人上官仪所创的诗体。适合宫廷的需要,为当时士大夫所效法。《旧唐书.上官仪传》:“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斅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斅:通“学”。【词

  • 岐路悲

    同“岐途泣”。清尤侗《除夕书怀》诗之四:“貂裘自信长安乐,蹇策徒怀岐路悲。”

  • 鸩鸟媒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战国楚.屈原在《离骚》中,曾以请鸩向有娀美女作媒而鸩从中作梗为喻,说明自己被靳尚、令尹子兰等奸佞向楚王进谗言

  • 庄舄吟

    同“庄舄越吟”。北周庾信《小园赋》:“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唐李白《赠崔侍御》诗:“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词语庄舄吟】  成语:庄舄吟汉语大词典:庄舄吟

  • 使星入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郃传》:“和帝继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接待宾客的馆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

  • 斫轮手

    同“斫轮老手”。常喻指诗文等方面的高手。宋苏轼《嘲子由》诗:“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去路缥缈中仍收束完密,神不外散,是为斫轮手。”【词语斫轮手】   汉语大词典:斫轮手

  • 珠盘玉敦

    源见“执牛耳”。指订立盟约。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忆昔在滃,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见“珠槃玉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第十》:“騂毛白马,~,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画鱼入池

    元.伊世珍《琅環记》(卷上)引《卧游记》:“李思训画一鱼甫完,未施藻荇之类,有客叩门,出看。寻入,失去画鱼,使童子觅之,乃风吹入池水内。拾视之,惟空纸耳。后思训临池,往往见一鱼如所画者。尝戏画数鱼,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