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移鼎

移鼎

后汉书.孔融传》:“论曰:‘……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槩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唐.李善注:“《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古代以为鼎是国之根本,鼎在国在,鼎亡国亡。后遂以“移鼎”喻改朝换代之典。

宋书.武帝纪论》:“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词语移鼎】   汉语词典:移鼎

猜你喜欢

  • 他山

    源见“他山之石”。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汉仲长统《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物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聊斋志异.司文郎》:“

  • 栽橘防贫

    源见“千头木奴”。谓谋求生路。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 睟面盎背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睟(suì):润泽;盎:通泱、盛。“睟面盎背”,意谓仁义礼智内生于心,外则充满于身体各部,现于面部

  • 三言讹虎

    同“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见“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词语三言讹虎】  成语:三言讹

  • 调殷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拜相。唐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诗:“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 棋赌山阴墅

    源见“围棋赌墅”。雅称下棋之处。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 捧腹大笑

    此典指司马季主听宋忠、贾谊说话浅陋,不禁捂着肚子大笑不止。后以此典比喻遇到可笑的事而大笑不止。司马季主,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楚相司马子期后代,游学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卖卦卜测算吉凶

  • 荆花烂熳

    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并茂。前蜀贯休《杜侯行》:“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烂熳开仙圃。我闻大中 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

  • 凿坏以遁

    同“凿坏而遁”。汉扬雄《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槖,或凿坏以遁。”见“凿坏而遁”。【词语凿坏以遁】  成语:凿坏以遁汉语大词典:凿坏以遁

  • 说饼客

    南朝 梁吴均《饼说》:“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季曰:‘仲秋御景,离蝉欲静,燮燮晓风,凄凄夜冷,臣当此景,唯能说饼。’”后因以“说饼客”指谈论吃喝的人。清黄景仁《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