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黔娄被”。指操行高洁的贫寒隐士。晋张协《杂诗》之十:“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娄生。”
《世说新语.文学》:“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东晋.王恭字孝伯,性伉直,孝武帝时官为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因讨王愉兵败,被执政者司马道子处死。桓玄于晋安帝
唐.赵元一《奉天录》四:“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泚兵败穷困,光晟杀泚投降,而终不免一死,故有此语。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后因
唐代明崇俨的故事。《新唐书.明崇俨传》:“四月帝忆瓜。崇俨索百钱,须臾以瓜献,曰:‘得之缑氏老人圃中,’帝召老人问故,曰:‘埋一瓜失之,土中得百钱。’”【词语缑氏瓜】 汉语大词典:缑氏瓜
同“蜩螗沸羹”。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嗣以和战聚讼,廷议蜩羹,孤军莫援,公卒身受数十创以殉,天下痛之。”【词语蜩羹】 汉语大词典:蜩羹
蒙受风尘,专指帝王失去政权,流亡在外。《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后汉书.刘虞传》:“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词语蒙尘】 成语:蒙尘汉语大词典:蒙尘
约:约束。一说,俭约。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因能自我约束而犯过失的事极少。一说,因能力行俭约而犯过失的事极少。语出《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后汉书.虞延传》:“延谏
形容期望殷切。明西湖居士《明月环·诘环》: “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复小姐去也。”●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 “各有诗千首,俱抛海一边。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白居易这首给元稹的赠答诗表达了
参见“忍辱袴下”。
同“象寄译鞮”。宋苏辙《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龙定示知忠信,象译何须劳齿牙?”【词语象译】 汉语大词典:象译